爱上作文阁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少年闰土教案(精选3篇)作文

少年闰土教案(精选3篇)作文

 作者: | 阅读: 4.03W 次

篇一:少年闰土教案

少年闰土教案(精选3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解决生僻字,了解课文内容,找出闰土与“我”所说的4个小故事。

2、整体感知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又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片段和第一画面——看瓜刺猹的片段,了解闰土不仅是个健康、纯朴的农村少年,而且非常的勇敢,在作者的心中完全是一个小英雄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了解鲁迅,导入新课

1、猜一猜: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是谁?(鲁迅)

2、关于鲁迅你了解多少?

3、阅读课后资料袋。

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故乡》的学习认识鲁迅,了解鲁迅。

4、鲁迅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也像你们一样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闰土。(板书:闰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因为

鲁迅的文章语言精辟,因为本文写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故有些语言文白相间。

2、指名读生字词。生僻的字词能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其间、仿佛、素、如许、单、无端)

3、默读课文,说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记叙了我和闰土的哪几件事?

4、指名交流:

小组交流、反馈→归纳板书:

6、汇报交流并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过渡:文中的“我”对哪件事印象最深刻?)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感知人物形象

1、轻轻地读读这段话,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2、反馈交流(估计学生会先说第二句)

(1)第二句教学:

A、为什么这句留给你的印象最深刻?(闰土机智、勇敢)从哪里看出来?(理解字词)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能读出来吗?(指名读)

B、当闰土奔驰在一望无际的海边时,我在哪里?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带上你的感受一起来读这一句。

(2)第三句教学:

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还有吗?说说为什么。(猹很机灵)从哪个词看出来?(指名读,齐读)

(3)第一句教学:

a、请大家看第一句,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景美)你从哪些词看出来?

b、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再请这些同学齐读。学生评价。学习读。

(4)同学们,这段话写到了景美,写到了少年闰土的机智勇敢和猹的机灵,我请女生静静地读读第一句(女生读)请男生勇敢地读读第二句。(男生读)第三句齐读。

(5)老师把这个画面重现在大家面前,请看大屏幕。(播放课件)同学们,小英雄的形象是否已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师读第一句,“其间……”(接读)

(6)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齐读第一段)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与闰土初次见面,对这位朋友有了一定的了解,到下一节我们再与他继续好好的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闰土看瓜刺猹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2、齐读第1小节。

3、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难忘呢?

二、感知闰土形象

1、生自由读课文,说说你对哪件事儿特别感兴趣?

2、交流:你对哪件事儿特别感兴趣?

3、看来,同学们的兴趣非常得广泛。那这样吧,每个小组先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件事,抓住最值得研究的词语、句子,甚至是标点等体会字里行间的深刻含义,你将有很多新的发现。有时间的同学可继续研究其余的几件事儿。

4、听着这么闰土的童年趣事,我心中不免产生了这样的想法,齐读“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生:“他们”指“我”的一些朋友、少爷们。“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指天空很小。

生:“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仅仅指天空小,实际上借此来说明“我”和“我”的朋友们生活的空间小,眼界狭窄,知识贫乏。

生:表达了“我”对闰土的赞美,羡慕他心中有那么多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师:怀着这种美好的心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段:齐读——“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听了他的讲述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他说(接着读读)“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四瓜去,你也去。”。

师:闰土的生活多有趣,谁来介绍一下?

生:贝壳的颜色多种多样,红,黄,蓝,金,等

生:贝壳的形状也是千奇百怪。

生:样子很多,有的像……有的像……我给大家介绍一种贝壳——观音手鬼见怕。这种贝壳已经被人们认识的就有二百五十多种,看,这就是其中一种。

师:通过他们的介绍,让我们知道在海边的生活丰富多彩。

我心中不免又出现了这样的感叹,齐读——“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白天捡贝壳,晚上看瓜,刺猹,用有感情地朗读,把整件事情娓娓动听的转告给我们。(四人分角色读。)

交流

6、“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一个“啊”字表达了“我”对闰土的赞美,羡慕他心中有那么多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在一次次地朗读中,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与前面的感叹词“啊!”连起来一读,我发现“我”在对闰土敬佩、羡慕的同时,还表示“我”对自己生活环境的不满,渴望有像闰土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

生:我也明白了这一点,课文中说“四角的天空”是“院子里高墙上的”,这正是这些少爷们生活的地方,与闰土的生活环境一比,他们觉得自己太封闭了,也想到外面去看看,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叹。

师:出示:闰土在海边时,我和我的朋友看不见____________;看不见______________;看不见_______________,只看见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的井底之蛙。

师:请同学们将“啊!”和“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连起来想一想,再读一读,体会“我”当时的这种感情。(指读——点拨——再指读——齐读)

三、拓展课堂

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这一别就是30年,那时的润土会是什么样的呢?见面时又会是怎样的情景?

交流

师:出示《故乡》节选: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老师建议大家课外好好地去读一读鲁迅写的《故乡》,读了以后你会对他们有更全面的了解,也会深刻地了解当时的社会。

篇二:少年闰土教案

第1课时

一、课文内容分析

《少年闰土》是“初识鲁迅”主题单元的第一课。课文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表现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本文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了“我”印象中少年闰土看瓜刺猹的场景。

第二部分(第2至5自然段):写了“我”和闰土相识的原因,以及初次见面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6至18自然段):写了“我”与闰土相处的过程,重点写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和看跳鱼儿四件新鲜事。

第四部分(第19自然段):写了“我”与闰土分别的情景,表现了两人难舍难分的友情。

从结构安排看,本文以回忆的方式展开,接着按“相识——相见——相处——相别”的顺序叙述,详写了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看瓜刺猹”这一事例,条理清楚,详略分明。

从人物塑造看,既有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来表现人物,也有通过抒发“我”的感受来侧面烘托。

课文还为本单元习作“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提供了范例,除了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出人物特点外,还借助场景描写表达了主观情感。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聚焦场景,揣摩表达情感的方法,并迁移运用。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原文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衰败,农民在封建政权压迫下痛苦的生活和麻木的精神状态。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原文进行课外阅读,以更好地了解鲁迅生活的时代和他的写作意图。

二、学情分析

从内容上看,因为课文主要写的是农村少年的儿时趣事,情感真挚,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容易激发阅读兴趣,产生情感共鸣,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读。

从语言来看,由于作者写文章的年代与当代距离较远,文章中有许多陌生的词语,加之一些语句的表达形式与现在的习惯不同,因而对学生的阅读造成一定的障碍,还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较难理解,需要教师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读去感受、概括闰土的人物形象。但该年龄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对文章的结构梳理、内容概括、写法揣摩等方面的学习还缺乏敏感性和准确性,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另外,本课是“初识鲁迅”主题单元的第一课,要求学生对鲁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对鲁迅做一些了解,但要避免学生照搬大段“人物简介”,可以借助单元导语页的材料,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词,把握鲁迅的人物特点。

三、教学目标

1.会写“郑、拜”等12个生字,会写“一望无际、家景”等14个词语。

2.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能抓住关键词句,并借助资料,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4.仿照第1自然段,描写一张照片呈现的生活瞬间。

四、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体会他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

2、能说出“我”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识鲁迅

1.出示鲁迅照片,导入: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子呈一个隶书的“一”字。他是谁?(鲁迅)

2、学生快速阅读篇章页上的鲁迅资料,圈出关键信息:

原名,主要作品,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3、过渡:这个单元,我们将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来走近这位伟人。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节选自《呐喊》中的《故乡》。(出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疑问的词语。

2、初读反馈

(1)结合图片理解:“祭祀”“供品”“祭器”等词。

(2)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3、梳理课文内容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根据学习单提示梳理课文内容。

(2)交流反馈。

(三)初识闰土

1、自学第2至5自然段,填写人物信息卡。

2、小组交流:看信息卡,介绍闰土。

3、各小组选代表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4、聚焦外貌描写,点拨:“作者描写闰土外貌时为什么没有写五官?”

5、交流后小结:作者抓住人物主要特征,只用寥寥数笔,就让一个来自绍兴农村的健康可爱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四)记忆中的闰土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圈出句子中描写的景物。

天空圆月沙地西瓜

学生读词语想象画面,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夜?是一片怎样的天地?(宁静辽阔)

引导学生加上写颜色的词,把这些景物连起来说一说,感受色彩美。

(2)引读:在这样宁静的夏夜里,正在发生一件什么事?(学生读描写闰土的句子,抓住动词,指导学生读出少年闰土的活泼矫健,与前面的“静”形成对比。)

(3)小结:好一个()的闰土。

(4)借助插图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在有层次的朗读中获得审美体验,为后面的场景描写练习作好铺垫。

(五)拓展练笔

1、一边指板书,一边引导:第一自然段的场景描写让一个矫健、富有生气的少年闰土形象在我们的心中定格。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一些难忘的瞬间定格成永恒的画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照片,回忆当时的情景仿照第1自然段写一写。(出示课后练习题“小练笔”)

2、看照片同桌互相练说。

3、学生写照片画面。

4、交流评改:着重点评环境和动作描写。

第2课时

(一)听写巩固

1、听写课后词语

2、抽取学生作业,师生合作批改

3、学生自评,订正

(二)概括“新鲜事”

1、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生气勃勃、朴实羞涩的闰土。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听听闰土所说的那些新鲜事,继续发现在“我”心里,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2、学生默读第6-18自然段,照样子用小标题概括“新鲜事”:

(雪地捕鸟)()()()

3、交流反馈,相机板书。(如: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

(三)再识闰土

1、学生选取最感兴趣的一件“新鲜事”练习朗读。

2、交流展示,相机指导。

(1)“雪地捕鸟”

①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②学生口头完成填空: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起一个大竹匾,()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在棒上的绳子只一(),那鸟雀就()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③出示动词,引导学生练说雪地捕鸟的过程。

扫、支、撒、缚、拉、罩

(2)“月夜刺猹”

①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会成为“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③小结:夏日的夜晚,在广阔的沙地里,手拿胡叉,与伶俐的猹斗智斗勇,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件多么新鲜奇特的事。难怪多年后“我”回忆起闰土时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3)“夏日拾贝”“潮汛看鱼”

①引导学生思考:相比其他两件事,这两件事写得比较简单,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②追问:能不能直接把这两件事去掉不写?(去掉不能体现“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3、概括闰土形象

(1)过渡:闰土给鲁迅讲了这么多的新鲜事,这个看起来有些腼腆的小男孩身上的什么深深地吸引了鲁迅?

(2)引导学生小结:他真是一个()的少年。(板书: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3)引读:难怪“我”从心底里发出感叹——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4)引导学生思考:这里的“阿”包含了“我”怎样复杂的情感?(对闰土的羡慕、对自己只能困在院子里的不满……)

(四)质疑交流,读懂“我”的内心世界

1、过渡: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而当时的“我”呢?

2、出示课后题句子,说说体会

3、讨论后小结:文中多次出现“不知道”,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的自由生活的向往;“并”“素”等词语在句子中起到强调的作用。

(五)感受分别

1.过渡:闰土就要回家去了,“我”依依不舍——(指名读第19自然段)

2、提问:“我”和闰土分别时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友谊的?(哭)同样是哭,有什么不同吗?可不可以换过来?

比较“大哭”和“躲到厨房哭”的不同,引导学生体会虽然两人在聊天玩耍中没有隔阂,但两人的身份是不同的。

3、指板书,小结:虽然他们哭的方式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真挚的友情。他们相处的时间很短,但闰土的勇敢机敏、聪明能干、见多识广……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六)拓展阅读

这样一个富有生气的男孩长大以后会是怎样的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读一读鲁迅先生写的《故乡》。

六、板书设计

篇三:少年闰土教案

一、读篇章页,走近鲁迅

(一)读取信息,渗透方法

1.看照片。出示篇章页鲁迅照片,知道他是谁吗?

2.说鲁迅。说说你了解的鲁迅先生。

3.读简介。出示篇章页对鲁迅的介绍,默读,从中你知道了什么。预设:知道了他的祖籍、作品、成就等。方法小结:短短的介绍,才五六十个字,却让我们知道那么多的信息,看来,要了解一个人,咱们可以读读对他的介绍。

4.读评价。对于鲁迅,诗人臧克家还有这样的评价,齐读《有的人》节选,你又知道了什么?方法小结:看来,要了解一个人,咱们还可以听听别人对他的评价。

(二)补充资料,导入新课

1.要了解一个人,还可以观其行听其言,出示资料——鲁迅说的话: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论睁了眼看》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

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鲁迅

2.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预设: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勇敢坚毅等。

3.小结过渡:其实,人是有多面性的,这只是鲁迅的一个方面,要了解一个人,还可以读写他的故事,读他写的文章。

二、揭题读题,知道名字由来

1.板书课题,为什么叫闰土?

2.了解“五行缺土”的意思。五行缺土什么意思?预设:五行就是金土水火土,我们的祖先认为世间万物由五行组成,大概是闰土的父亲,认为闰土命里缺土,于是缺什么就补什么,从中我们能感受到父亲对他的爱。

三、读通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读课文,做练习。

(1)读前小提示:鲁迅所处的年代,是文言文到现代文过渡的年代,所以他写的这篇课文中,有些字词的用法和现在不大一样,咱们读的时候可以看看注释,了解不一样在哪里。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注释,了解特殊字、词的不同之处。完成作业本第3题。

(3)反馈作业题:

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许多)

(2)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无缘无故)

(3)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只)(出售)

2.借助写作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排序:回忆分别相处认识

(2)先排序,回忆、认识、相处、分别;后串联,课文先回忆了闰土的一个画面,然后再写我和闰土认识、相处、分别的过程;再小结: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你看,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也能帮助我们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质疑,发现倒叙写法: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预设:先写回忆,这样的写法叫倒叙。那么倒叙的部分写了什么呢?

三、学习1-4然段,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

1.读第1自然段,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闰土?

预设:勇敢(不拘泥于勇敢,比如勤劳、老练等均可),从哪里读出来的,说理解,读句子。

2.读2-4自然段,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闰土?

(1)默读2-4自然段:“我”和闰土是怎么认识的?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

(2)交流,预设:

①我和闰土是怎么认识的?闰土是来帮忙管祭器的。这就是我们认识的原因。祭器是在祭奠祖宗时用的器具。

②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闰土?从描写神情的句子看到一个害羞的闰土,从外貌描写的部分看到一个可爱、健康的闰土。

③外貌描写好在哪里?闰土生活在海边,常年的风吹日晒,使得原本应该是红润的脸,变得紫色了,这正是健康的肤色。补充资料:给孩子戴银项圈是绍兴农村的旧时传统习俗之一,意在辟邪,祈求神明保佑孩子长命百岁,用银项圈锁住他,避免夭折。闰土的穿着打扮具有地方特色,作者抓住他的外貌特点来写的,令人印象深刻。插图中哪个是闰土,为什么?

(3)过渡:图中的这个闰土在干嘛呢?预设:讲新鲜事。

四、学习场景描写,背诵第1自然段

1.浏览课文并填空,知道闰土给“我”讲的四件新鲜事。

(1)浏览5-18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闰土给“我”讲了四件新鲜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2)“我”对哪件事印象最深刻,说说理由。

(3)“我”为什么对看瓜刺猹印象最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画面。

2.回读第1自然段,学习场景描写。

(1)这段话,除了写少年闰土,还写了什么?预设:除了写闰土,还写了天空、圆月、沙地、西瓜,这是当时的环境,你觉得当时的环境怎么样?美在哪里?除了写闰土,还写了猹,猹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2)主要是写闰土,为什么还要写环境,写猹?预设:这是侧面描写,用来烘托闰土的勇敢,那么直接描写闰土的动作,就是正面描写。

(3)朗读体会。你们看,这段话,围绕一个意思,从正面、侧面两个方面进行描写,接下来和老师合作读,体会鲁迅写作的高明之处。

(4)背诵。多么经典的一段话啊,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5)我为什么对看瓜刺猹印象最深?预设:这个画面就像照片一样凝固了我儿时对闰土的美好回忆,印象最深。因为印象最深,所以作者要用倒叙,把回忆放在最前面。

3.课后作业:照片凝固了我们生活中一个个瞬间。从你的照片中选一张,仿照第1自然写一写,完成《作业本》第85页第6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谈一谈月下看瓜刺猹和初次相识时的闰土是怎样的少年。

二、学习5-18自然段

(一)研读,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

1.导入:闰土给“我”讲了四件新鲜事?

2.自学:默读5-18自然段,从中你体会到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3.交流,预设:

(1)雪地捕鸟

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抓住描写捕鸟动作的词,体会闰土的见多识广和聪明伶俐。显然,这样的稀奇的事情,是他经常所做的。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闰土能说出这么多种的鸟,也体现出他的见多识广。

(2)海边拾贝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四瓜去,你也去。”

通过朗读,体会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3)看瓜刺猹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它不咬人么?”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从闰土的动作,特别是从他的语言中,体会到闰土的机智勇敢。

(4)看跳鱼儿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通过朗读,体会到这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二)对比,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1.人物比对体会

(1)闰土真是见多识广,那么,“我”和“我”的朋友们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又是怎样的?请找出有关的句子。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2)读句子,你有哪些疑问?预设:他们指谁,“四角天空”说明了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

(3)联系上下文,独立思考后交流。预设:“他们”指的是作者往常的朋友。“四角天空”说明“我”和那些地主少爷们生活圈子小,知识面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闰土的广阔生活天地的向往和对现状的不满。

2.语段比对体会

出示课后第三题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朋友所不知道的……

(1)读一读,这三句话有什么共同点?预设:都是写“我”内心感受的,都是“不知道”。

(2)找一找,这三句话在文中哪里出现,联系上下文读读,你有什么发现?预设:这三句话穿插在闰土讲新鲜事的过程中,反复说“我”不知道,和闰土形成对比,突出了闰土的见多识广,也表达了“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向往。

三、推荐阅读

1.介绍《故乡》,出示三十年后闰土的相关描写,推荐阅读。

(1)介绍《故乡》,出示资料:

《故乡》以鲁迅自己1919年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的真实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记录“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

(2)出示三十年后闰土的相关描写,推荐阅读。

在小说中,还写到了三十年后闰土的样子,出示: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鲁迅《故乡》

时间过去了30年,当我再次见到闰土时,竟是这样一位中年人了。想知道闰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吗,推荐大家课后去读这篇小说。

本文地址:http://www.aszwg.com/czzw/zhongkao/1242920.html

  • 标签: 少年 精选 教案 闰土 少年闰土的作文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少年闰土教案(精选3篇)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少年闰土教案(精选3篇)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爱上作文阁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6764号-3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