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作文阁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好的故事》教学实录作文

《好的故事》教学实录作文

 作者: | 阅读: 2.1W 次

一、引入。(没听到具体环节,略过。有些可惜)

《好的故事》教学实录

二、上下文,理解词语

1、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理解要求:遇到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跳过去。

2、第一次读的时候,哪些词是跳过去的?

3、这些词语属于现代文学初创时期的词语。你知道现代文学初创时期是什么时候?

提示:借助课文去思考。(1925年),距今大约100年。

出示词语齐读。古今对照字形,发现规律。猜一猜朦胧为什么换成“目”字旁?为什么作者不把过去的词语换成现在的词语?

(具有年代感,对作品的尊重)

出示课后习题读要求: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词语。

思考,教学时需要理清:哪些是难懂词语、如何联系上下文,学生真的会联系了吗?如何检测?这几个问题想明白了,教学的思路就清晰了。

1、出示句子,指名读,圈出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澄碧、荡漾。

理解荡漾,说说你联系了什么来理解?提示:前面的重要情景。

2、小结:原来好的故事和“水”有关。

3、朗读感悟。

4、方法引领:联系上下文理解放过的词语,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句话中,可以把目光打开,放到一段话、甚至一篇文中来理解。

5、理解“错综”。

出示应该联系的段落,指名读。捕捉可以联系的关键词。(交错、织)。落实联系上下文的具体方法:抓关键词

6、这些都写的一种事物,你觉得写的什么?

7、出示云锦资料,看图片和资料,说说云锦给你的印象。(鲜艳、色彩斑斓等)

8、师生合作读云锦资料,老师读云锦,学生读相关信息。

思考:不是为了用资料而用资料,每一次的资料用来干什么,老师有明晰的认识。资料用得充分、用得有效。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不要“蜻蜓点水”般的使用资料。

三、感知内容。

1、出示课后思考练习,指名读:

好的故事是一个梦境,故事的美丽、优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思考:对课后习题的的理解很重要。我们平时对课后题的没有这样进行拆解,所有不能很好地找到教学的落脚点。

2、说一说你听清楚了什么?

3、老师梳理:故事不是故事而是梦境。理解的内容。和方法。

4、默读课文,画一画,你从哪儿看出好的故事真是一个梦境?

思考:巡视指导有方向,有时候指明大致位置,有时候提示好的批注方法。

指名交流勾画句子。梳理:闭上眼睛还能看到,显然是在梦里。

交流第二句。说说关键词是哪个“朦胧”。

交流依据三,还有没有依据四?指名交流。梦境留下的回忆。

有没有人直接在好的故事中找到依据的?(4自然段)人和事交织在一起,光怪陆离,只能是在梦中发生。

小结:好的故事就是一个梦境。

思考:理解内容的方法简单而高效。抓关键句理解内容,走进文本印证内容。

四:精读课文,体会主旨。

1、鲁迅先生用了那三个词语形容梦境?指名说,圈出来。(美丽、优雅、有趣)

(1)出示段落,师生合作配乐读好的故事。

(2)朗读中体会梦境的美丽、优雅、有趣。

(3)变成诗一般的语言,师生合作读。

(4)梦中出现了19种景物,体会省略号,说明景物更多。

(5)这么写,是不是有点乱?

思考:这一部分的教学,总的来说是非常诗意而且有开阔大气的,配乐朗读,老师的引读,呈现了一种非常美妙的朗读风景。提问具有开放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景物排列很和谐。让你想到,这个梦可能在哪里?(江南)。

(6)小结:这是作者的梦,是江南的梦、水乡的梦、故乡的梦。

2、前面的梦是广角镜,现在的梦聚焦了。出示句子。

(1)梳理,梦境聚焦到“一丈红”。

(2)聚焦到大红花、斑红花、红锦带等词语,说说这红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鲜艳、夺目、透出希望)

(3)小结,回到“美丽、优雅、有趣”。

(4)出示资料,体会作者情感。(借助资料体会,教给学生方法)

(5)说说读了资料,你大致知道了什么信息?

(6)梳理资料学习的方法:(抓住关键句、关键词,搜索重要信息)。

(7)小结,鲁迅先生之所以写这个故事,是因为这是他的“希望”

(8)结合时代背景:

梦境往往与作者所处的环境有关。这个故事写于1925年,1925年的鲁迅,在干什么?

学生汇报

鲁迅举报了张世钊。中国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生活,社会极其混乱。创作了《碰壁之后》等文字。

(9)出示老师的资料,默读,帮助自己理解

(10)用资料中的词语,形容1925年的鲁迅。(苦恼、孤独等)思考:每一次资料的使用,都是用得非常充分,非常高效。给我们提供了资料使用的经典范本。

(11)再次默读课文,画一画哪些地方暗示了当时环境的黑暗。词语背后暗示了什么?(昏暗、碎散)

思考:资料和课文对照,是对主题的再一次深度理解。

五、读写结合,领悟情感

1、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梦境呢?

出示句子,齐读、引读:这样的额梦境,那有什么烦恼、怅惘所言呢?

2、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要写这么美的梦境呢?)

3、出示资料,“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5、出示练习,完成写话:

鲁迅啊鲁迅,既然现实如此黑暗,生活让你如此苦闷,你为什么还要苦苦寻觅没得梦境,为何总记得这样一个好的故事呢?

6、完成角色转换,把写话练习的“鲁迅”换成“我”。

思考:搭建支架,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了角色的转换。

7展示交流。

这里老师问,学生答,旁人问,鲁迅答。很好地体现了情景。

六、小结全文,升华主题

这就是鲁迅1925年写下的梦,这就是鲁迅先生1925年的希望。这就是先生的希望,也是中国人的希望。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好的故事。

思考:1、依托课后习题,落实语言训练。

以课后习题为圆心,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实践活动。教学过程直指靶心。

2、借助教学资料,理解文本主旨。

结合时代背景,选用合适的资料,搭建资料,理解课文主旨。

3、注重方法指导、落实素养提升。

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借助资料理解文章主旨,都落实方法的指导。比如练习上下文,你联系了上文的哪个地方,你有勾连了下文的那个地方。借助资料时,教给学生抓住关键句、关键词提取重要信息的方法。

课后分享:落实语文要素,发展核心素养。

主讲:王崧舟记录:张登慧

一、“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什么?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素养分为四个方面:

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发展与传承。

回顾之前的语文课程定位:“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在实施过程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可是在实际教学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往往不能和谐统一。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而实际上,最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就像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

现在把语文核心素养分成四个方面,语文的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还有一种更和谐、更细致、更辩证的理解。

四个核心中,核心的核心,应该是语言的建构。其他几个方面应该在语言的建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实现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

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都必需基于语言、通过语言,最后为了语言。

二、回到语文要素。

教材编排有明显的“双线组元”的特点。今天谈语文要素。

1、课后习题编排,关注了“语文要素”。

2、以《好的故事为例》谈语文要素的落实。

六上八单元,鲁迅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资料,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站在系统的角度,用联系的方法,解读《好的故事》。

3、教学中借助资料,可以增长见识、把握意图、了解背景、发现暗示,促进表达。每一次的侧重点不同。

(1)借助资料,增长见识。

对“好的故事是一个梦境”的理解,有两把钥匙。一是云锦。六年级的孩子不熟悉云锦,老师借助资料,借助图片和文字来感受和理解云锦,这个过程可以有效的理解云锦和课文,这侧重于文化传承和理解。这也是理解梦境的一把钥匙。

(2)借助资料,把握意图。这是一篇难课文,这篇课文难度很大。有言说道“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如果完全脱离资料,学生理解有相当的难度。提供的资料,选自课后链接,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意图。这一段资料要学会抽象、学会概括。引导学生围绕最后一句话法提取信息。最后,学生找到“希望”,这个词语一找到,学生理解的难度就破解了。

(3)借助资料,了解背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鲁迅在苦闷的环境中怎么会写这样一个优雅美丽有趣的梦呢?只有理解当时所处的环境、社会背景、作者心态,学生才能理解“好的故事象征着绝望中的希望”。通过资料去触摸1925年的鲁迅,有助于捕捉鲁迅当时心境的词语。这是一种认知的张力。学生会深度思考,现实是这样的,梦境为什么是那样的?

(4)借助资料,发现暗示。通过前面的资料,一举两得。一方面引发学生深度思维;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去课文中发现按时社会环境的词语。通过这样的类比分析和审美鉴赏,学生会发现一方面鲁迅当时所处的绝望环境,另一方面会理解鲁迅在在绝望的充满希望的可贵的“鲁迅精神”。

(5)借助资料读写结合。资料中关键句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绝望中,鲁迅没有放弃,没有绝望,他也不知道路在哪里,但是他知道,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通过续写结合,学生都及了文本的灵魂、触及鲁迅的灵魂,对鲁迅的理解有了难得的深度。

语文要素的理解不只是语文要素。语文要素的理解不要简单的理解为四个核心,只有系统、辩证、全面的理解语文要素,才能更全面、更扎实更有效的落实语文要素。

本文地址:http://www.aszwg.com/czzw/zhongkao/1260796.html

  • 标签: 实录 教学 郭学萍作文教学实录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好的故事》教学实录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好的故事》教学实录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爱上作文阁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6764号-3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