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作文阁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作文载体作文 > 话题作文 > 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精选15篇)作文

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精选15篇)作文

 作者: | 阅读: 4.53W 次

篇一: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精选15篇)作文

关于关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关姓的由来一直很神秘,但是百家姓中有“关”这个姓氏。我自己也姓关,所以特别想知道关姓的由来以及姓关的名人。这样我对关心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研究方法

使用手机查找资料。

三、资料整理

关氏分为满族关氏和汉族关氏。满族关氏,原来是清朝的瓜尔佳氏演变过来的。在八旗中属于镶黄旗。而汉族的关氏则是夏朝大臣关龙逢的后代。汉族的关姓普遍比满族关姓较多。

关氏历史上有很多的名人。比如夏朝的大臣关龙逢,也是汉族关姓的祖先。比如三国武将关羽,以及天罡星的大刀关胜。还有元末的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一,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是元朝前期的剧,文坛领袖是元杂剧的主要契机人。关汉卿的《窦娥冤》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为元代四大悲剧。关汉卿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截止到2019年关氏一共150万余人

四、研究结论

1、关氏分为汉族关姓和满族关姓,汉族关姓是关龙逢的后代,满族关姓是由清朝瓜尔佳氏演变过来的。

2、关氏也有很多名人比如武将关羽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还有身为元曲四大家的关汉卿这些人都被中国的建设以及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截止到2016年关氏一共150万余人。

篇二: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关于郇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没有同学姓郇,我的邻居只有几个姓郇。“郇”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郇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郇姓是在全家姓里排第几位?带着这些问题,我对“郇”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郇”姓的来源:据载,周文王第十七子姬葡受封于郇(今山西省临猗县境内)为伯爵,史称郇候、郇伯,建立于郇(Xun音)国。春秋初年(公元前677年)被晋国晋武公所灭,其后裔遂以国名为郇姓,称为郇氏。

“郇”姓历史名人:郇越:西汉太原人郇(Xn音旬)越,字臣仲,与族弟郇相一起举州郡的孝廉、茂才。曾散发先人遗留下的资财千余万给九族,人们都赞扬他的高节。郇旃:明代沭阳人郇旃(zhn音沾)。明洪武三十年(1397)考中进士,永乐年间由进士授给事中。

“郇”姓现状:人口:约2万(罕见姓氏)排名:第595位。位于冒姓之后,忻姓之前。

四、研究结论

1、传说,郇姓出自姬,为周文王子之后,以国名为氏。

2、历史上,“郇”姓名人辈出有:节高气尚的郇越。唐代晋州人郇谟。明代沭阳人郇旃。郇存正,明时益都人,累官太原丞……

3、2022年,全家姓中郇依旧在595位,在冒姓之后,忻姓之前。

篇三: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关于曹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们的学校里,很少有人姓“曹”,在妈妈的单位里也很少有姓“曹”的同事,“曹”姓是最多的吗?“曹”姓的名人有哪些?“曹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曹”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我上网查了一下“曹”姓是不是最多。曹姓,中华姓氏之一,三国时期魏国国姓,主要源自上古时期火正祝融支系和西周王族支系,为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二十六,2018年排名第三十五。宋代曹姓在川甘地区和中原比较兴盛,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四川,甘肃四省,占全国人口0。58%,总人口约730余万。现如今,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四川三省,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五省的曹姓又集中了31%。河南为曹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10%这证明了“曹”姓不是最多的。

我从书上知道了姓“曹”的曹雪芹。我还查了一下百度。知道了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1],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四、研究结论

1、我国“曹”姓历史悠久,“曹”氏家谱原书在宋代。因为宋代家谱已经走向成熟,加上国家对私家谱的提倡,所以“曹”姓宗谱迅速增多,其中的一些还一直保留到今天。

2、在浩瀚历史的长河中,“曹”姓人才辈出。有《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汉朝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曹操及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曹冲等。有大孝女曹娥,近代作家曹禺………;现在的国防部部长曹刚川、文代作家曹文轩………我为我们祖国骄傲

3、据2001年,曹姓大约占全国的0。59%,全国排第二十七位。

篇四: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关于毛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2020-04-04阅读2256

一、问题的提出:

我姓毛,我对自己的姓非常自豪,因为开国领袖毛泽东就姓毛,但是我对我的姓感到疑惑,毛姓是怎么来的?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对自己的姓展开了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通过网络查询。

4、其他方法。

三、整理资料

四、研究结论

1、毛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06位,至2007年毛姓总人口约25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2%。在全国主要集中于浙江、四川、河南三省大约占毛姓总人口的28%。

2、毛姓名人有很多: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下食客毛遂(有个重要典故毛遂自荐)、唐朝画家毛嵩、明朝画家毛世纪、清朝文学家毛先舒、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导人毛泽东。

活动二:汉字的演变过程。

活动三:制作汉字印章。

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汉字是我国的瑰宝,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

篇五: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关于徐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也有不少同学姓徐,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徐。“徐”姓名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徐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徐”姓的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徐”信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徐志的远古始祖是东夷集团中的重要首领少昊。改姓而来:氐族改徐姓蒙古族改徐姓、朝鲜族改徐姓、满族改徐。

先秦时期,徐姓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秦汉时期,徐姓已经迁播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同时,也开始南迁至江东南昌、浙江龙游等地,但聚集区人以黄河下游地区为主。

魏晋时期,徐姓开始大规模南迁,但主要繁衍在准河及长江下游大部分地区。宋朝,徐姓由江西石城迁至福建上杭、连城等地。元朝,徐姓在广东丰顺县、梅州市梅县区、海丰县等地繁衍。

四、研究结论

1、传说,“徐”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官名。唐代时,大量姓氏改为“徐”姓,这可能为后来“徐”姓人口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2、历史上,“徐”姓名人辈出。有:徐特立、徐向前、徐海东。还有革命领袖徐晃,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3、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徐”姓排名第150位。

篇六: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关于卢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五(7)班有5个姓卢,在班里占了九分之一,听说姓氏是一种文化,于是,我就作了一次卢姓调查。

1、卢姓的来源

2、卢姓的历史名人

3、卢姓的现状

资料来源: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阅览,了解卢姓的来源和卢姓的历史名人。

“卢姓”源于姜姓,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文公子名高,食采于卢邑,其后人以卢为氏。其先世出于神农氏,暨周尚父太公封齐,嗣子伋有子七人,第三子食邑于卢,子孙为卢氏。

卢姓主要发源于山东,后逐渐向西、向南播迁。先秦时期,卢姓活动地区主要在山东、湖北、河北地区。秦汉时期,卢姓在北方地区繁衍。魏晋南北朝之际,卢姓开始大举南迁。唐末卢姓入闽,宋时入粤。元明清之际,卢姓遍及中国大部分地区。

卢姓现状

当代,卢姓人口约有650万,约占中国汉族人口0。47%,排在第四十二位。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二省区,两省区约占总人口的35。6%;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湖南、安徽、河北、甘肃,六省卢姓约占总人口29%。卢姓人口分布示意图表明:在桂粤海、贵湘大部、赣闽台南部、云南东部、浙江东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内蒙古西部,卢姓在当地人口比例多为0。48%以上,上述地区居住了大约56%的卢姓人群;在北起青海湖以东、南到云南横断山脉以东的其他地区,卢姓在当地人口比例多为0。24%一0。56%之间,上述地区居住了大约40%的卢姓人群。中国大陆形成了以两广为中心向四周散发的卢姓聚集地区。

四、结论

1、卢姓源于姜姓,因春秋齐文公之子立下了功,所以得到卢姓,并作为封邑。

2、自古以来,有卢芳、卢纶、卢植、卢挚等名人。

3、现在姓卢的人已经达到六百五十万人。

4、卢的姓氏至今排名在四十二位。

5、三门姓卢的绝大多数来之亭旁镇。

篇七: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关于汤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汤”姓的来源和相关故事

汤姓,系承于商汤,故汤姓最早发源地当是今河南境内。由于商朝历经七次迁都,故商代汤姓已遍河南、山西、河北及周围一带中原地区。秦汉时期,汤姓尤以河北一带繁衍最旺,故在汤姓的发展史上有中山郡及范阳郡两大郡望。此期亦有汤姓南迁于交趾(今越南河内西北),史载,汉武帝时,南越归顺,武帝派汤璋于交趾,职刺史。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军阀混战,中原时有烽火,汤姓遂大举南迁,主要向东、南两个方向避乱。源于子姓,出自夏朝成汤之号,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落首领名契,本是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商(今河南商丘),赐姓子氏。契传十四世至履,正值夏朝未代夏王桀统治时期。履,字汤,他即位后爱护民众,施行仁政,深受人民拥护,周围一些小国也慕名前来归附,因之势力迅速扩大。夏朝末期,帝桀为君。夏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诸侯们也不听从他的号令。汤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他顺从民意,不断积聚力量,开始有计划地讨伐夏桀。在贤臣伊尹的辅佐下,他先灭掉了商国附近的夏王朝死党葛国,接着经过十一次的出征,逐个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附庸国韦国、顾国、昆吾国,成为了当时最强的诸侯国。汤在彻底孤立了夏王桀之后,领军一举灭夏王朝,把夏王桀放逐到南巢(今安徽巢湖居巢区)去悔过。之后,成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王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始称商汤。汤逝世后,被后世谥为“成汤”,历史上尊称为“帝乙”。在成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字“汤”为姓氏者,是为河南汤氏,史称汤氏正宗。

汤氏名人:

汤恩伯(字克勤,浙江武义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黄埔系骨干将领。)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汤镇宗(1956年10月30日出生于中国香港,中国香港影视男演员,是首位进军内地市场的港台艺人。)

汤镇业(1958年9月29日出生于中国香港,香港演员、制片人、监制。)

汤唯(1979年10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科班。)

“汤”姓是中国百家姓之一,排名第九十。约有232万人,占全国汉族人口比例0。19%。

篇八: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黄“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生活中,我见到姓黄的人并不是很多,中国到底有多少人姓黄呢?“黄”姓是怎么来的?中国有哪些姓黄的历史名人?我带着这些问题,对“黄”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

2、询问身边可能知道的人

3、上网搜索

三、资料整理

来源

“黄”姓的来源可能是“赢“姓和“姚”姓,伯益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又为了大禹驯服鸟兽,因此,舜帝赐给他“赢”姓,把自己的“姚”姓女儿嫁给他。在时间的不断变化中,后世们因为种种原因,将其姓氏改为了“黄”姓。

历史名人

北宋黄庭坚,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三国时期的名将黄忠,蜀汉五虎上将之一,武艺高强;以孝闻名,以才著称的黄歇;南拳流派的一代宗师黄飞鸿,也是救世的名医;纺织技术的创始人黄道婆;近代革命家黄兴,也是孙中山先生的知己与挚友;我们的英雄黄继光,抗美援朝烈士,1952年10月19日,于朝鲜上甘岭地区的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

现状

至2006年,“黄”姓人口约有27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2。2%;按人口算,“黄“姓排名从第8位升为第7位。当代,“黄”姓人口主要分布于广东、四川、湖南、广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苏等地。

研究结论

1、据说,“黄”姓来源于“赢”姓和“姚”姓,时间的不断变化中,后世们因为种种原因,将其姓氏改为“黄”姓。

2、历史上有许多“黄”姓名人,有北宋文学家黄庭坚;三国时期名将黄忠;纺织技术创始人黄道婆;近代革命家黄兴;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等……他们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至2006年,“黄”姓人口约有27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2。2%。

篇九: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关于滕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五年级只有我一个姓滕的,但远在山东老家的村里基本上都是姓滕的。“滕”姓是怎么来的呢?历史上姓滕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滕”姓姓占我国人口的多少?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滕”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搜索百度查资料。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来源:滕姓起源很早,黄帝有二十五子,为四母所生,黄帝把他们分成十二个胞族,赐给他们十二个姓。滕姓就是其中之一。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还有一支滕姓起源于周朝王族之姓,姬姓。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周文王第十四子,也就是自己的弟弟错叔绣于滕(今山东滕州西南),后来,滕国被越国攻灭,但是,不久复国。后来,又被宋国攻灭,于是子孙后代就以国名“滕”为姓,作为纪念。滕姓后来在开封府发展成望族,世称开封望。

历史名人:滕代远(1904。11。2-1974。12。1),苗族,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岩门镇玳瑁坡村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在家乡读过私塾、小学、国语讲习班,当过小学教师。1923年考取了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4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0月由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平江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功勋卓著的杰出革命家。

历史名人:滕文公:战国时滕国国君。为太子时,曾在宋国见孟子,孟子为之说教。定公死,他派人问丧礼于孟子,请教井田制以及小国如何才能生存。

现状:滕氏,人口约九十六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06%左右,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六十七位。

四、研究结论

1、滕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河北、辽宁、湖南多此姓,上述四省之滕姓约占全国汉族滕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2、滕姓人才济济,有无产阶级革命家,滕代远。有

战国时滕国国君,滕文公。有地球物理学家,滕吉文,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3、2020年我国最多的姓氏前三名是张王李这三大姓。滕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六十七位。

篇十: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关于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们班,就我一个姓储的,有时我就想,我们班怎么就我一个姓储的呀,古代有哪些姓储的人呢?储姓的来源是什么呢?跟着这些问题,我对此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上网浏览,了解储姓的来源和储姓历史名人,还有储姓的人口和分布情况。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上网

储姓的来源

上古有储国,国以国号为姓;春秋时期齐国有储君,后代以储为姓: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大夫叫储子,他的后代以父名为姓,相传姓储。

历史上的储姓名人

储用,储欣,储光羲,储敦叙,储尹之,储秘书,储安平……

储姓的人口

据统计,目前储姓人口总数可达23万多人,在中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67位。

四、结论

1、我国储姓源远流长,在上古时期就有姓储的人了。

2、我国姓储的人并不多,不过也有20多万人,在中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67位。

调查人:储许阳

20__年3月20日

篇十一: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关于蒲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研究对象:“蒲”姓

提出问题:“蒲”姓是一个特别又不常见的姓氏,让我们跟随五三班一三五七组的脚步,一起来研究它吧!

蒲姓系起扈氏,得姓饶富趣味。蒲姓是姓氏中发展最快的姓氏。蒲氏图腾。但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摄氏度IIS),国外来中国的人就可以“蒲”为姓氏。蒲氏家族是最初源自华夏早期的舜帝子孙,其余还有高阳氏、己氏的来源。宋、元时期在粤闽地区孚负盛誉,对东南沿海地区的政治、经济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蒲做姓氏读p。蒲(P)姓源出有四:

1、来源于封邑名。相传夏朝时舜帝的子孙被封在蒲坂(今山西省永济西蒲州一带),于是他的子孙就把封邑名“蒲”作为自己的姓氏。

2、来源于一种称为蒲草的植物。东晋时期怔北大将军、冀州刺史苻洪的家中有一个水池,里面长了茂盛的蒲草。很多人看到以后都感到奇异,于是人们就把他家称为蒲家。得到蒲姓。

3、出自少数民族,扈氏的后代,同样来源于蒲草。据十六国春秋《前秦录》载,古时西羌族的扈氏酋长的家中有一个池子,其中生长的蒲草长约五尺,节子象竹节一样,为时人所异,人们于是把酋长一家称为蒲家,后来他们家也以蒲为姓。又据据《路史》的记载,蒲姓出自姒姓,是有扈氏的后代,世袭为西羌的酋长。

4、出自中东人后裔。宋、元时期,西域阿拉伯人东来经商居住后,即有以蒲作为汉姓的。

5、源于己姓。出自夏王朝时期舜帝裔孙的封地,属以封邑名称为氏。相传,夏王朝时期,舜帝的裔孙被封在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蒲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蒲姓在全国分布渐广主要分布在在四川、江苏、浙江、广东、青海、山东、重庆、台湾、香港、上海以及国内外等地,尤以四川、上海、重庆、台湾、香港、浙江、福建、海南、江苏最为集中。

著名人物有:三国时期蜀国人,刘备的大臣蒲元;宋朝资正殿学士蒲宗孟,宋朝大儒蒲远犹,宋朝状元蒲国宝,宋朝泰和知县蒲尧元;宋元著名海商、政治家蒲寿庚;明代县令蒲宗瑞;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晚清“海上画派”代表人物蒲华;资产阶级立宪派领导人蒲殿俊。

篇十二: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关于杜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的爷爷、爸爸、妹妹包括我,都姓杜,那么“杜”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呢?历史上姓杜的名人有哪些呢?现在,有多少人口姓杜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对“杜”姓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在网上查阅资料。

3、询问家长或老师。

三、资料整理

四、研究结论

1、传说,到周初成王时,唐国不敬当朝天子,被当时摄政的周公旦灭掉,而把其弟叔虞封于唐,把唐国原国君后裔迁到杜,因此改称为“杜”。

2、历史上,“杜”姓人才辈出。有七国称王杜宇、秦国的相国杜仓、西汉著名经济学家杜子春,还有家喻户晓的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和杜牧……他们在自己的职位、在各个领域,都闪着耀眼的光芒。我们为杜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3、2021年,我国户籍人口姓杜的有520万人,排在第47位,中等偏少。

篇十三: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关于苏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老师说,姓氏也是一种汉字的形式,今天我就来查查我的姓氏——“苏”。“苏”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苏的名人有哪些?“苏”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苏”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借阅书籍。

2、网络查找。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1、来源

苏姓出自上古帝王颛顼高阳氏。陆终有子6人,其中长子名樊,在夏朝时被封于昆吾(今河南许昌东)。再后来,昆吾氏的子孙中又有人别封于苏(今河南温县一带),其子孙也以封地为姓,姓苏,成为当今苏姓人中最早的一支。

出自古代少数民族中有苏氏。据《汉书》所载,辽东乌桓在汉武帝时附汉,他们分迁至上谷、渔阳、右北等郡地,其中有改汉姓苏的。

回族苏姓起源:苏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回族苏姓大多取自回族名首音。如“苏里曼……之后裔取姓苏。’“苏达尼,就取自第一个音‘苏’为姓”。

2、历史名人

苏秦,建合纵联盟,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苏洵,擅长于散文、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苏轼苏辙,北宋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本善,抗日名将,曾任浙江保安部队第三纵队中将司令……

3、现状

苏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四十一位大姓。在两广地区和华北地区比较常见。在当代全国近12亿汉族中。苏姓人群大约占了0。47%。即每一10000个中国人中姓苏的人至少在47个。总人口大约在564余万。

四、研究结论

1、“苏”姓的来源有三:苏姓出自上古帝王颛顼高阳氏;出自古代少数民族;苏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

2、历史上,“苏”的名人不多。有策略家苏秦,持节不屈的苏武,文笔甚好的“三苏”父子……

3、2020年苏姓是排名四十一位的大姓,从人口大约在564万。

篇十四: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关于曾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的同学姓氏一样的有很多,可姓“曾”的只有我一个。我不禁有点好奇:“曾”姓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姓“曾”的又有多少人呢?于是我打算做一个关于“曾”姓的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1、查阅一些关于“曾”姓的书籍,并了解它的来历。

2、查一查相关资料,认识那些姓“曾”的历史名人

3、上网浏览,了解姓“曾”的人的人口数量。

4、询问家人,听听姓“曾”的祖祖辈辈的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我去查了关于“曾”姓的书籍,知道了“曾”姓的来历:鄫国太子巫,出奔于邻近的鲁国为官,其后裔以原国名“鄫”为氏,后去掉偏旁,表示离开故城,称为曾氏。曲烈(鄫侯)也就成为了曾姓的始祖。

2、历史上“曾”姓的名人

在知道了“曾”氏的来历,我不禁有点好奇:你说我们这些姓“曾”的人,有多少是像那孔子一样的历史名人呢?于是我并且查看了资料。这一看,还发现了不少嘞!

曾子

曾国藩

曾巩

曾公亮

曾几

3、曾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中是第三十八位、台湾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九,约650万人。

最后,我又在奶奶膝下听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奶奶竟告诉我我是曾国藩的后代,我半信半疑,最后我不禁为我的先辈感到自豪,更为我的姓氏自豪!

篇十五: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邓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

我姓邓,我的一些老师同学也姓邓,我很好奇,我们的“邓”是怎么来的呢?历史上又有哪些姓邓的名人呢?

方法:1查资料;2看纪录片;3阅读书籍;4问周围的亲戚朋友。

来源1: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于邓国曼城,作曼候,称曼氏,后来与楚国为敌,终被楚国所灭,曼候子孙为了纪念故国,纷纷去曼改邓,史称邓姓正宗。

来源2:来自李氏,南唐后主李煜的子嗣李从镒,受封为邓王,其后世子孙遂称邓氏。

姓邓的名人有很多,上至先秦时期,下至当代,比如:邓艾和邓芝都是东汉时期的名将;邓石如是大清帝国的书法家;邓牧是元代著名思想家;邓丽君——风靡全华的歌唱家;邓颖超,中国领导者,也是周总理的妻子;接下来说的二位尤为著名:一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没有他就没有我们如此美丽的深圳;二是一名著名的科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的重要领导人——被誉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

但是姓邓的人并不是很多,仅占总人口的0。54%,但我相信,姓邓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把祖国发扬光大!

本文地址:http://www.aszwg.com/zuoweizaiti/htzt/1369459.html

  • 标签: 精选 姓氏 报告 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精选15篇)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精选15篇)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爱上作文阁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6764号-3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