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作文阁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作文载体作文 > 话题作文 > 主题教育党课讲稿2023专题党课(精选5篇)作文

主题教育党课讲稿2023专题党课(精选5篇)作文

 作者: | 阅读: 4.03W 次

篇一:主题教育党课讲稿2023专题党课

主题教育党课讲稿2023专题党课(精选5篇)作文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开创全省农业对外开放工作新局面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厅主题教育活动安排,我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全省农业对外开放工作开创新局面,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与大家交流,目的是帮助大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一、全面学重点学,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又植根于历史的中国,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坚持“两个结合”、勇于推进理论创新的典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要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要深入学习掌握这一思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胸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等一系列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准确把握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把精髓要义领会透。既要读原文、悟原理,又要系统学、跟进学。

当然,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要全面学习又要重点领会,结合处和中心的职能要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学习领会。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农业保的是生命安全、生存安全,是极端重要的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重大论断,向全党全社会表明了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了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我们要全面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的极端重要性。

(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5月10日到12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雄安新区、沧州市、石家庄市等地调研,对河北提出了“五个新”的希望,“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彰显新担当;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在推进深化改革开放中培育新优势;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思想深邃,视野宏阔、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中体现责任担当。

(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新时代十年,我国开放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指引下实现的,充分彰显了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我们要坚持用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思想指导全省农业对外工作。

二、注重结合融合,推动农业对外开放重点工作走深走实

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要把理论武装工作落实到位,以实践成就促进主题教育扎实开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和农业农村事业发展,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实施农业“引进来、走出去”,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促进农业对外贸易,持续推动农业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农业国际交流,努力提升全省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今年上半年,我参加了处、中心组织的东莞食博会、深圳世界食品博览会、鲜梨出口产销对接招商大会、中国河北特色优势农产品全球分享会等活动,这几场活动办得都很成功、工作成效都比较显著。处、中心全体人员要再接再厉,以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奋力开创全省农业对外开放工作新局面。下面我简要提几点要求:

(一)实施贸易促进“六大”工程。一是实施出口基地提档升级工程。围绕精品蔬菜、道地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生产标准高、出口附加值高、品牌认可度高、综合服务水平高的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先行区。二是实施农业国际服务贸易培育工程。吸引社会资本向农业国际服务贸易流动,壮大农业国际服务贸易主体,打造一批农业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基地。三是实施出口型农业企业壮大工程。实施农产品出口企业破零倍增计划,加大对重点出口企业支持力度,帮助中小出口企业开展自营出口业务或通过本地出口企业出口。四是实施农产品国际品牌打造工程。围绕国际农产品市场需求,鼓励和引导企业在境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建设境外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积极宣传冀产农产品国际品牌。五是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开拓工程。巩固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加强与东盟、中东欧、非洲、南美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及自贸区贸易合作,拓展新兴市场、自贸区市场贸易空间。六是实施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优化工程。优化出口农产品结构,巩固水产、果品、肉类、蔬菜等优势农产品出口规模,提升预制菜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深加工农产品出口占比。鼓励优质农产品进口,增加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

(二)加大对外合作“四项”力度。一是加大农业对外招商引资力度。精准搭建与境外目标企业对接洽谈平台,参加各类国际国内高端活动,与参会跨国农业企业进行场内、场外专题对接。二是加大农业“走出去”力度。鼓励省内企业以设备、技术输出和直接投资方式到海外发展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三是开展“两基地”(两区)建设力度。在农业对外合作发展基础较好,有一定农产品全球配置能力的区域,开展境内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基地(区)建设;在境外中资控股的基础设备完备、农业主导产业明确、公共服务功能健全的农业产业园区,组织开展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区)建设。四是加强多双边农业国际合作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世界顶尖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大国外先进技术、优质安全种质资源、经营模式、管理方式和现代服务引进力度。

(三)提升国际交流“三项”水平。一是提升面向世界的农业国际交流水平。加强与美国艾奥瓦州等友好省洲、友好城市互访交流,深化农业互利合作关系。二是提升对外合作的农业国际经贸水平。发挥友好协会、贸促机构、商协会和侨商会等民间团体桥梁作用,组织开展农业经贸交流活动。三是提升沟通国际的农业服务水平。加强对区域内农业文化遗产发掘,积极创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力支持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加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交流。

三、勇于担当担责,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一)突出锤炼党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锤炼党性、增强党性,是党员干部一生的必修课。要进一步锤炼理想信念的政治灵魂,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境界和“以身许党、以身许国”的使命担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谆谆告诫,始终牢记“三个务必”,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觉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二)突出调查研究。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大兴调查研究,是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把调查研究作为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作为掌握真情实况的重要途径,作为推动真抓实干的重要方法。要坚持以调研开路、以调研破局,切实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三)突出能力提升。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面对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我们更要不断增强提升能力本领的紧迫感。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强化知识、学识、见识的输入,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把工作着眼点放在矛盾集中的地方、农民和农业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成为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

(四)突出工作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自觉置身全局,在其位、谋其政,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实起来、落下去。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以严的措施解决问题,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把任务分解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提高责任心和执行力,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打通贯彻落实“最后一公里”,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见成效。

篇二:主题教育党课讲稿2023专题党课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7月5日上午,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持以实干促振兴,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规划先行、分类推进、加大投入、扎实苦干,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新旗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做了全面部署。可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好这一战略,是我们树牢“四个意识”、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农”领域的具体要求和重要体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省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三步走”战略安排,省委、省政府也对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如何开创新局面、走上新征程作出了新的部署。目前来看,全国城镇化率即使达到70%,仍有4亿左右农民,具体河北来看,仍有2000万左右农民。因此河北农业农村以何种格局面貌,呈现在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新征程的宏伟蓝图中,使我们必须回答的深刻问题。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大头重头在“三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期盼和心声。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农业农村领域表现尤为突出。首先,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近年来我省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在全国占有重要位次,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作出重大贡献。但我们也要看到,河北农业大而不强的局面没有改变,2001-2016年的15年间,河北粮食产量上升1位,但河北农民收入由第9位下降到14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供给质量效益低。具体表现为,一是大路货多,名优产品少;二是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三是单一功能产品多,多功能产品少;四是应季产品多,周年供应少。其次,农村人居环境亟待改善。近年来,河北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城乡面貌差距仍然较大,农村规划覆盖面不高,规划覆盖率仅为34%,农村污染问题突出,无害化厕所覆盖率仅为52。3%,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10%。最后,农民持续增收机制亟待健全。从全国统计情况看,2012年之后,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驱缓,农民增收压力加大,我省仍有105。9万贫困人口,不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就难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老百姓迫切希望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要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说这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

省委一号文件围绕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两个目标,分三个关键时间节点明确了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目标,描绘出了河北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质量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竞争力明显增强;农民持续增收机制基本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全部解决;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小康全面实现。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建立,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缩小;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建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方式全面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强省全面建成。

二、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就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系统全面、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意义深远,凝结了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实践探索、理论思考和深厚情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从八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进行归纳概括:一是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二是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三是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四是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五是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六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七是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八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要围绕“八个坚持”来领会把握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

(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根植于基层,形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主政正定、福建、浙江和上海时,总书记就对“三农”工作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和实践,对“三农”问题作了深邃的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许多重要会议和考察调研中,就“三农”问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2013年、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对事关“三农”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刻系统地阐述。广大“三农”工作干部要坚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指导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增强贯彻中央“三农”决策部署、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政策理论水平。

(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情怀。从梁家河村到中南海,总书记始终对“三农”饱含深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形成与实践,与总书记在陕北农村当7年农民和大队党支部书记的艰苦磨练和深刻体察密切相关,与总书记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主政时亲力亲为抓农业农村工作的丰富经历和不懈探索密切相关。我们深入挖掘整理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实践探索,与中央农办共同撰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在正定的形成与实践》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今年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上,以“知之深、爱之切”为主题,通过文字、图片、解说等形式系统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正定工作期间的“三农”重要论述和实践,让与会代表深切感受总书记高尚的人格魅力、朴素的公仆形象、深深的为民情怀和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真理光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了解农民、熟悉农村、深知农情,重“三农”、懂“三农”、爱“三农”,为全党作出了表率。广大“三农”工作干部要深刻体会、切身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情怀,不断密切与农村基层的联系,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争做“一懂两爱”的模范。

省委、省政府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决定》,王东峰书记带头撰写《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谱写燕赵乡村振兴新篇章》,在《人民日报》刊发。我们还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全省党员干部培训内容,从5月份开始在全省农业农村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我们要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上,走在前、做表率,努力学懂弄通做实,切实提升学习践行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效,推动全省新时代“三农”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三、聚焦重点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后,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高规格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王东峰书记、许勤省长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就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整体部署。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决定》《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了河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任务目标、推进路径、工作举措和保障措施。围绕贯彻落实《意见》《决定》《规划》,省直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制定了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对照国家规划及各部委专项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乡村振兴战略“3+N”政策体系。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各级各部门集中力量实施七大行动,推动农业农村关键领域优先发展。

(一)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我省农产品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生产仍以低端大宗农产品为主,粮食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高达60%,虽然紧邻京津两大市场,但都市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发展不快,供京农产品中有自有商标的仅占20%。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转化不足、产销脱节、效益不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刚到50%,低于全国65%的平均水平。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仅为1。8:1,低于全国2。2:1的平均水平。当前,我省农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瞄准京津两大市场,着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加快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出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以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为抓手,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把河北农业农村建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济基础、持续发展的生态根基、居民生活休闲的阳光田园。前不久,又出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方案》,聚焦“四个一百工程”,进一步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单,实化工作抓手、细化工作举措、强化政策支撑。一是打造100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按照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以10大类27种特色优势农产品为重点,培育100个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绿色优质农产品,30%以上的产品销往高端市场,带动区域内产品溢价能力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0%。二是打造100个农业领军品牌。围绕小麦、玉米、油料、果品、乳品、肉蛋、食用菌、蔬菜、水产和杂粮十大优势产业,打造100以上行业领军品牌,其中品牌价值超10亿元的企业品牌达到30个以上,价值超50亿元的20个以上、价值超100亿元的10个以上。三是打造100个现代农业精品园区。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开展提档升级,打造100个科技高端、标准高端、品质高端、品牌高端的现代农业精品园区,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四是打造100个创新型农业企业。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和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为重点,培育100个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广、市场竞争力强、在全国同行业领先的创新型农业企业。

(二)实施脱贫攻坚战行动。我省距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可以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当其冲的重大阶段任务。一是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二是集中发力,聚焦张承坝上地区和深山区10个深度贫困县、206个深度贫困村,加大资源整合和政策倾斜力度,集中优势力量,攻克坚中之坚、贫中之贫。三是培强内力,实施产业扶贫“十百千”示范工程,全面推广十大产业扶贫模式,做大做强百家扶贫龙头示范企业,着力打造千个特色产业扶贫样板村,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推进贫困农户稳定脱贫。四是形成合力,深化京津对口协作和中直单位定点扶贫,搞好省内对口帮扶活动,继续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打造连接贫困人口和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平台。要深化监督执纪问责,集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确保扶贫脱贫工作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各地要着力强化各类扶贫资源整合,用“准”政府有形之手。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领、政策支持、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引导作用,规划好产业布局,谋划好产业项目,推进产业扶贫项目进村入户,提高产业带贫脱贫效果。用“活”市场无形之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提升扶贫产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建立市场预警机制,保障扶贫产业稳定发展。用“好”社会援助之手。切实用好各方帮扶资源,主动对接、精准对接、常态化对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产业扶贫,推动“千企帮千村”“京津冀对口帮扶”落地见效,引导更多帮扶项目、帮扶资源向贫困地区、扶贫产业集聚,形成产业扶贫强大合力。用“足”群众勤劳之手。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提高贫困农户扶贫产业参与度,激发内生动力,劳动增收、光荣脱贫。同时,要把共享理念贯穿到产业扶贫中,找准产业项目与贫困户增收的结合点,健全利益分享机制。从我省产业扶贫的实践看,股份合作制是贫困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深度合作、密切利益联结的有效组织形式,既能够最大限度的聚集生产要素,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又能够盘活农村资产资源,让贫困户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要通过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创新贫困户、村集体、企业多方受益机制,让贫困户和贫困村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三)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搞,标准可以有高有低,但最起码要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我省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不平衡,“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顺应农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聚焦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集中实施整治行动,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幸福家园,让美丽乡村成为经济强省的重要标志、美丽河北的靓丽底色。一是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大力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提升村容村貌水平,到2020年全省农村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走在全国前列。二是有序开展“空心村”治理上,制定专项工作方案,重点对张家口坝上等地区空心率50%以上1073个村开展集中治理。三是连片建设美丽乡村,依托旅游景区、特色产业、文化古村落等资源,按照农村新型社区与产业园区、生态功能区统筹推进路径,重点建设100个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的美丽乡村片区,打造200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四是整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按照空间优化布局美、生态宜居环境美、乡土特色风貌美、业新民富生活美、人文和谐风尚美的要求,打造10个乡村振兴示范区,示范引领全

(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绿化国土是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的根本,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我省是全国生态建设最重要的地区之一,承担着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重大责任。目前,全省有林地面积9300万亩,森林覆盖率33%。但从总体上看,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功能不强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生态资源不足与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下一步,我们要围绕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筑牢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的根基。一是加快张家口冬奥绿化,以冬奥会赛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张家口全域绿化,2018年营造林600万亩,为成功举办冬奥会提供良好生态支撑。二是加快雄安新区森林城市建设,到2020年,在新区营造城市森林30万亩,构建片、廊、环相连的森林生态系统,打造绿色、智慧、水城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的国际一流森林城市。三是加快太行山燕山绿化,结合山区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防护林,完成造林绿化350万亩。四是加快大型规模化林场建设,推广塞罕坝成功经验,在雄安新区白洋淀上游新建大型规模化林场,继续推进塞北、千松坝和御道口3个规模化林场建设,完成造林绿化130万亩。五是加快平原绿化和沿海防护林建设,在冀中南平原和冀东沿渤海地区完成造林绿化130万亩,构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多功能高效生态体系。到2020年,全省完成营造林16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全省乡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同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分类有序退出超载产能。完善耕地休养生息财政补贴制度,休耕试点规模保持在200万亩以上。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强排污口监管和河流断面水质监测,对各类纳污坑塘和河渠进行专项整治。科学划定江河湖海限捕、禁捕区域,加强白洋淀、衡水湖等湿地保护修复和北戴河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湿地公园建设。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政策,严格草原禁牧休牧轮牧,2018年重点建设9个万亩以上草原生态保护示范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1。6%。

(五)实施富民强村行动。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总书记讲,做好“三农”工作的衡量标准就是农民钱包鼓没鼓。现在农民收入增幅逐年趋缓,增收形势十分严峻,我们这几年对农民增收这个问题感到压力很大,这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说一千道一万,没有收入的增长,农民幸福感、获得感就不可能增强。2017年,我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81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51元,再加上增收的传统措施已经乏力,新举措全面发力还需要一个培育过程,完成今年农民收入增长7。5%的目标需要下更大的功夫。一是充分挖掘非农就业增收潜力。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深化京津冀劳务协作,加强城乡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着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二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采取以机代人、规模经营、投入品减量、资源循环利用等方式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推广订单农业、“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完善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分享更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有效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三是充分挖掘农村资源资产增收潜力。盘活农村各类资产资源,引导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土地、农宅、资金、资产等多种形式股份合作,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是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继续加大对“三农”的综合扶持力度,落实和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扶持政策及草原、森林、湿地等生态补偿政策,积极拓展农民转移性收入。

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关系到农村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我省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弱、服务能力低的问题十分突出,全省经营收益10万元以下的村占78。3%,经营收益空白村占48。04%,这些“空壳村”仅靠财政转移支付维持基本运转,没有力量发展农村公益事业、为农民提供服务。特别是从集体资产构成来看,经营性资产匮乏,行政村平均经营性固定资产原值仅为4。62万元,资源性资产相对丰富,全省有1486万亩集体建设用地、5012万亩山场、1527万亩沿海滩涂,资源利用空间很大。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盘活资源性资产是关键,要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各类资产资源,发展股份合作制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尽快消灭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要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完善服务功能,规范交易行为。因地制宜采取资源开发利用、统一提供服务、物业管理、混合经营、异地置业等形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到2020年,全省基本消灭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要将村干部报酬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挂钩,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突出的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可从村集体收入中列支一定资金给予奖励。

(六)实施文明和谐乡村建设行动。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深厚根源。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坚持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确保农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一是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突出抓好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建设,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完善“两会一约”,开展典型示范,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群众精神面貌,到2020年,全省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到50%。二是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在村庄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加快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提升基层服务和管理精细化水平。三是大力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乡村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建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信访问题,采取领导干部包联等办法,着力削减存量,坚决遏制增量,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七)实施农业农村新动能培育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改革创新、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下一步,要以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强化制度性供给,推进改革扩面提速集成,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城市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培育壮大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支持。一是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年内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巩固确权登记成果,扩大成果应用,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着力放活土地经营权,给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二是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宅基地所有杈、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发展乡村旅游业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三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有序开展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引导支持农民以土地、林地、草原、农宅经营使用权等入股开展股份合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四是深化农村其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农垦改革,促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分离农场办社会职能,完成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建设生产、供销、信用综合为农服务平台。推进水权水价改革,推行“定额管理”“超用加价”“终端水价”等水价管理模式。

四、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强化乡村振兴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必须切实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高新时代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各地要坚持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落到实处。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工作会议召开后,省委迅即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并议定准备成立由东峰书记任组长、许勤省长任第一副组长、一德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的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省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负责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这可以说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同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好功夫。

一是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要懂“三农”,会抓“三农”,分管领导要真正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配强农业农村部门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优先把信念坚定、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农业农村重要工作岗位上来。注重对“三农”工作队伍的培养、管理和使用,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重视对基层“三农”工作优秀干部的提拔、交流,形成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有计划引进高学历和紧缺专业人才充实“三农”工作队值。

二是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着力打通城乡要素流渠道,引导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等要素更多地向农村配置。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保障和落实基层用人主体自主权。研究出台市场准入、财政投入、金融服务、用地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各类人才流向乡村创业就业。实施农技推广特聘计划,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新机制,引导科技、教育、卫生、农业、文化等行业专门人才向基层流动。建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允许科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等。强化农村用地保障,破解“农村的地自己用不上、用不好”的困境,各县(市、区)在编制和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充分考虑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

三是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各级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支持市县使用一般债券用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领域的公益性项目。探索重大乡村振兴项目推广PPP模式及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方式,引导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制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意见,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用地等扶持政策,落实税费减免政策。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库省内调剂平台,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能力,扩大县域分支机构业务授权,将涉农信贷投放情况纳入信贷政策导向效果和综合考评体系,不断提高存贷比和涉农贷款比例,保证从农村吸储的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振兴。

四是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向农村重点倾斜。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将通村、连村公路纳入农村公路补助范围,加大成品油消费税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力度。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0%。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完成小康电示范县农网建设。加快实现村村通光纤,4G网络实现全覆盖。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强化农村卫生公共服务,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

篇三:主题教育党课讲稿2023专题党课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奋力开创农村合作经济工作新局面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北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学习贯彻好总书记讲话和指示精神,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主题教育,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按照厅主题教育安排,我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开展主题教育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现“四个之变”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激励党员干部积极担当作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省考察指导,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两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体同志要提高政治站位,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委部署要求上来,统一到厅党组工作安排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深入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着力把教育成效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具体行动,实现总书记要求的“四个之变”。

一是推进思想大解放。要强化进取观念,打破思维定势,摆脱思想桎梏,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用丰富的知识、科学的谋划、高强的本领、创新的魄力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要增强系统观念,以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谋划工作,把农经工作放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大局中思考,加强对农村改革各项工作的系统谋划、协同推进。

二是推进能力大提升。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质内涵,把握新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用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实践,努力做到善于把握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工作关键、把握政策尺度,不断提高自身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是推进作风大转变。以作风建设为引领,推动农经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要切实增强宗旨意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标准,检验我们的工作成果。要持续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养成良好家风家教,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

四是推进工作大落实。要坚持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察实情、出实招,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要突出领导干部带头、压工作责任、强化督导考核,以钉钉子的精神把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扎扎实实落实到位,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以高质量的农经工作成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推进农经工作取得新成效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系统观念和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这为我们做好农经工作指明了方向,要自觉把农经工作放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大局中思考,放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谋划,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协同性,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作出属于农经人的贡献。

1、在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大局中找准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三农”工作的重点已经实现历史性转移,农经工作要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把准方向、找准着力点。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源,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益。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积极服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组织振兴。

2、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总书记考察河北时的讲话,深刻阐述事关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强大政治引领和科学行动指南。农经工作要自觉服务大局、融入大局,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实现我省的高质量发展,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一要加快建立京津冀农经部门会商工作机制,构建农村合作经济贯通协同、统筹发力工作格局,就农村宅基地改革管理、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跨区域开展社会化服务等内容定期沟通会商。二要服务雄安新区发展,积极主动了解雄安新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支持的方向,在项目安排、示范评选、保障农民权益等方面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发展。三要用好京津资源,加强与中化现代农业等企业对接合作,借力推动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3、在深化农村改革中贡献力量。农村合作经济工作涵盖农村宅基制度改革管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要在深化农村改革、建设农业强国中彰显担当。一是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坚持稳慎推进主基调,坚决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这三条底线,在定州市、平泉市、邢台市信都区、邯郸市峰峰矿区4个国家试点探索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使用权“三权分置”的具体路径和办法,确保在改革实践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二是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遵循,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水平。农民合作社重点抓规范提升,家庭农场重点抓培育发展,加强试点推动、示范带动、典型引领,启动“千员带万社(场)”行动,创建“辅导员+服务中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服务体系,把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合作社移出工作作为重点,全方位促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健康发展。三是以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为目标,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积极推行“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组织+金融保险机构”的服务模式,大力发展以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推动服务品种向果蔬等经济作物拓展,服务业态向牧渔业等领域推进,服务环节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延伸,为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三、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把主题教育引向深入

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全体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总体要求和关键环节,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农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1、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思细悟,全面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坚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要系统学,结合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先后10次考察河北讲话和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和中央、省委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深入领会其科学方法和实践路径,以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行动抓好贯彻落实。要重点学,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努力提高学习实效。要联系实际学,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密结合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变革,紧密结合工作职责需要,深刻把握这一思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做好具体工作的思路、举措、办法。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带头研讨发言、辅导学习。

2、在调查研究上做文章。根据厅《开展农业农村大调研工作方案》,农经处站共有3个课题,我牵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调研组同志要坚持“深、实、细、准、效”五字诀,要落实主题教育要求,高标准完成调研成果。全体同志无论是开展调研,还是督导工作,都要以不给基层增加负担为原则,采用“四不两直”方式,直奔基层、直奔问题,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回应群众关切,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强化调研成果运用,着力解决基层工作堵点、难点问题,真正为农民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

3、在检视整改上出实招。目前,经过数轮自查自纠,农经处、农经站共查摆出4个问题,既有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这样思想层面的问题,也有对基层指导不够这样工作层面的问题,均制定了完善的整改措施,落实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比如,针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农民合作社数量较多,部门之间工作合力还有待加强”这一突出问题,通过调度通报向基层传导压力,通过协调有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建设辅导员队伍加强指导服务,各地涌现出一批移出工作亮点典型,全省列异合作社移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总体上,农经处站查摆问题比较深刻,整改措施比较有力,敢于较真碰硬,没有回避问题,没有护短遮丑。下一步,处站要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要按照整改措施和时限要求,举一反三,继续深挖细找存在问题,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整改,确保问题清仓见底,把主题教育成果体现在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上。处级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对照检视出来的问题进行党性分析,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既抓问题表象,又找问题根源,着力从思想上解决问题。

4、在建章立制上见实效。要建立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的长效机制,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主题教育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对整改整治发现的问题短板,迅速健全制度、补上漏洞。特别是,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关乎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要在建立制度、规范管理上取得突破。

篇四:主题教育党课讲稿2023专题党课

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以学促干,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是我们党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一、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贯通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贯通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历史进程,是我们党不断推进事业发展、夺取一个个伟大胜利的宝贵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强调“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我们党从革命斗争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必须加强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党和人民军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教育党和军队的各级干部。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卓有成就的思想教育,是克服右倾错误和教条主义、实现党内团结统一的一次理论武装,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以一场“真理标准”讨论启动思想解放,按照邓小平提出的“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要求,不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丰富发展,不断结合新的形势任务持续深化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使党和国家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丰富发展党的创新理论,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并取得一系列创新成就。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着力解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根本任务;2016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突出党的思想建设,党内教育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逐渐延伸;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理论学习,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要求,引导全党同志回望历史、坚定自信,立足百年辉煌朝向新的目标不懈奋斗。这一切着眼于理论武装的党内教育举措,接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化发展,促进党内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进入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二、主题教育是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现实需要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十分必要,非常及时。

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坚定信念,是主题教育的出发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创造。用这一思想武装全党,用以凝心铸魂、坚定信念,是当前思想建设和理论教育的重中之重。全党同志必须加强学习,力求学深悟透,树立科学思维方法,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学理论、悟思想的根本所在。“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理论认识的清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共产党人来说,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有政治上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克难制胜不竭的力量源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通过学习教育凝心铸魂,是筑牢思想根基、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结着党和人民在新时代伟大变革中创造的实践经验和思维智慧,涵盖了党和国家对当代中国及未来发展的本质与规律的系统认识,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的理论熔炉,是全党统一意志、协调行动、增强战斗力的根本遵循。主题教育把“学思想”放在首位,是抓住了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最关键的第一步。

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行动、推进事业,是主题教育的落脚点。“欲事立,须是心立。”心立了,信念就有了,信心就充足了。心立是为了事立,事立是心立的目标。充足的信念和信心,必然要落实到行动中并通过自觉行动来体现。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除了要解决好正确认知和科学思维外,从更深一层次看,是要解决好行动指南和实践遵循问题。理论武装既指向人的头脑,更指向人的行为、行动及其实际成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指引新时代实现伟大变革,指导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主题教育要求我们自觉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用以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事业发展,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为此,我们要在学深悟透的基础上,着力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三、把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在主题教育过程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必须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把主题教育的原则要求落到实处,把理论武装的工作任务实施到位,以实践成就促进主题教育扎实开展。

(一)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在学思想过程中时刻不忘强党性,在学思想、强党性过程中时刻不忘重实践、建新功,把掌握理论、增强党性、推动实践、创建新功融会贯通。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尽快提出落实办法,该拿的钱要拿到位,建设质量和管护机制也要到位,确保建一块成一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田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基于对国情农情的深刻洞察和对粮食安全规律的科学把握,深刻阐述了耕地保护建设的基础性、根本性、政治性、战略性地位,也清晰指明了我们工作的根本方向、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田建设工作的根本遵循。

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统一思想行动,在具体工作中将“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几个环节协调统一,在每一个环节中既突出重点又关注全局,做到全局把握与重点推进相统一、阶段性任务与整体性目标相结合,让主题教育总要求在深化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过程中得到切实贯彻。

(二)推动落实好“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主题教育根本任务

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务必把学习、思考、运用贯通起来,把理解把握、信念信仰、行动实践统一起来,避免学而不思、学而不用,力戒学思脱节、学用脱节,避免知而不信、知而不行,力戒知信脱离、知行脱离。为此,我们既要加强书本学习,更要结合实践和工作实际学习;既要理解把握科学理论的内涵要义,更要运用科学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农田建设、耕地保护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是承载聚合各类创新要素、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底板,而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制约是经营规模小、装备条件差、竞争力不强,资源约束集中体现在耕地上。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就需要耕地质量高、基础设施全的现代化农田做支撑。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先进、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走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理论结合实际,反复论证、融会贯通,在资源硬约束下,抓牢耕地“要害”,加强农田建设的思路,围绕“保数量、提质量、管用途”,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任务,扎实做好第三次土壤普查,特别是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做好全省盐碱地资源状况调查分析,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彻落实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落实到推动土壤三普工作中去,全面提升制度标准建设等各环节工作质量和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推动农田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三)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学习是前提、是基础,学习的目的是铸魂、增智、正风、促干。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按照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我们要在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等方面,明确目标,查找不足,着力解决在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差距,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

(四)以学促干,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

1、准确把握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任务

当前,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已迈上10亿亩新台阶,进入了需要同步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持续增长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这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的新的重大部署。我们要以此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统领、总纲要,坚持“四个并重”,即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耕地地力提升并重,坚持新建与改造提升并重,坚持拓展建设规模与提高建设质量并重,坚持工程建设与管护利用并重,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任务,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彻落实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全面提升制度标准建设、投入资金筹措、工程质量监管、体系队伍建设等各环节工作质量,推动农田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省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23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比例达到57。8%,我省建成高标准农田总量、占耕地比例及年度建设任务均处于全国上游水平,为稳定和提高全省粮食产量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经测算,建成高标准农田后,项目区田间道路通达度平原区可达到100%、丘陵区达到90%以上;灌溉能力可提高8%,排水能力可提高2。5%,有效灌溉面积增加;耕地质量影响因子趋势向好,耕地质量平均可提高1个等级;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左右;同时,有效提高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以及项目区土地流转程度,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

为扎实做好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六项任务:一是加快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把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与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新的目标任务进行系统谋划,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突出重点内容、明确分区任务、细化进度安排、完善保障措施。结合“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水资源保障条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及上图入库成果等,全面掌握我省高标准农田、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和水资源分布,全面把握地情农情,科学论证不同区域的水资源约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耕地主要障碍因素等情况,一体谋划、科学规划到2035年的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务。二是加强资金保障力度。积极协调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争取增加资金投入,确保地方财政资金足额落实到位。探索创新土地增值收益挖掘利用机制,争取加大土地出让收入、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等对农田建设的支持力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积极争取专项债券支持,通过投资补助、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积极协调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更多贷款。三是尽快补上农田水利设施短板。根据旱、涝、渍综合治理要求,充分考虑我省高标准农田灌排主要需求和极端情况下的应急灌排措施,提高灌排保障能力。加快完善田间灌溉排水设施配套,构建大中小微协调配套、从水源到田间的完整灌排体系,提高农田抗灾减灾能力。四是强化工程质量监督。严格落实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竣工验收等相关制度,着力开展常态化监管、全流程监管、一体化监管,对规划设计、立项审批、建设实施、竣工验收、上图入库、后期管护等关键点位严格把关。同时,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监督制度,设立农田建设监督服务热线,探索建立类似于农产品质量抽检制度的工程质量例行抽检制度,借鉴水利、交通等部门有效做法,谋划推动设立农田建设质量监督检验专门机构体系,多措并举提高监管效能。五是抓好工程建后管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做好建后管护是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的关键。待农业农村部下发建后管护指导性文件后,及时完善符合我省省情的建后管护制度办法,明确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落实管护资金。积极探索引入保险机制、购买第三方服务、委托专业化机构等市场化方式,因地制宜建立管用有效的管护机制,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六是做好整区域推进试点建设。今年上半年,经过努力争取,国家将我省保定市纳入首批全国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要指导保定市进一步完善方案,夯实举措,确保打造一批高水平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样板,辐射带动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提档升级。同时,继续以产粮大县为重点,围绕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分批次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其率先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

2、切实做好盐碱耕地等退化耕地治理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抓住重大机遇,坚定信心决心,站在挖掘耕地潜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统筹谋篇布局盐碱地综合利用和改造提升工作。

一是尽快摸清底数。聚焦盐碱耕地,采用多源遥感技术和地面调查采样相结合的方式,力争2023年10月底前,完成全省盐碱地资源状况调查分析,在滨海氯化物型盐碱地系统调查和统计适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面积,摸清全省盐碱地家底现状,按照轻度、中度、重度类别,完成盐碱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制作全省盐碱地分布图斑。按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对盐碱地进行分析,确定综合利用和改造提升方向。二是改造提升一批基础设施。制定盐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标准和专项方案,完善土壤改良适宜模式。推动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科学规划田间灌排工程,推进输配电设施建设,整修田间道路,分类提出把盐碱地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时间表。通过新挖排盐沟、清淤疏浚原有排盐沟等措施,完善盐碱地排水工程体系。三是争取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试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月11日在沧州黄骅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扎实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发挥沧州市盐碱地地块相对集中、有淡水资源、开发潜能最大等优势,以沧州市为重点积极争取全国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综合试点项目。

3、强力推进第三次土壤普查

第三次土壤普查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对农用地土壤的一次全面体检,是新阶段开展的一项重要国情国力调查,对于提升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高度重视土壤普查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作出重要批示。去年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作为重点任务进行部署。王正谱省长对开展土壤普查作出重要批示。清霜副省长亲自调度部署,召开动员会议,提出明确要求,高位推动实施。

2022年土壤普查试点期间,我省克服困难,创新工作做法,强力推进实施,顺利完成了试点任务,为普查全面铺开作了大量有益探索工作,为全国土壤普查提供了河北做法、河北经验,受到国务院三普办通报表扬,表扬项数位居全国前列。我省探索土壤普查技术服务采购“统招分签”模式,省级统一招标采购技术服务,试点县分别与中标单位签订服务合同,较“分招分签”缩短约一个月时间,今年我省“统招分签”全面应用,8个兄弟省份借鉴学习;针对体制内人员力量不足实际,积极动员地质调查行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普查,承担外业调查采样任务,与农业技术人员优势互补,调查采样工作推进迅速,作业质量高;组织河北农大、农科院专家全程跟踪表层样点调查采样,全程现场指导剖面调查采样,制定统一标准,集中审核普查数据,确保了数据完整、准确、规范。

按照“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一年收尾”的进度安排,2023年是第三次土壤普查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普查工作由准备阶段转向实战阶段的开局之年,高质量完成全年工作至关重要。一是抓紧形成普查试点成果。组织试点县专业技术骨干,与河北农大、农科院专家密切配合,按照国家成果形成办法,学习借鉴先进省份经验做法,尽快修改完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系列数字化图件成果,做到试点成果内容完整准确、存在问题具体客观、所提建议具有建设性,为土壤普查全面铺开提供借鉴。二是开发建成省级普查数据库。对接国家普查数据库,结合河北普查工作要求,开发省级数据库,存储、调取、分析普查基础数据、过程数据、成果数据,确保留下永不消失的第一手普查数据。三是全面完成外业调查采样。将土壤面积小、调查任务少的28个县级区,合并到9个合并区,由所在市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实施,加上独立实施的135个项目县,全省144个普查实施单位全面开展土壤普查,完成全部约9。5万个样点(91746个表层样点、2929个剖面样点)外业调查采样工作。省级制定质量控制方案,省、市、县对调查数据100%审核,省级组织专家现场检查样点不少于600个,覆盖所有项目县、所有调查采样队。四是开展土壤样品测试化验。组织各项目县完成部分约6。6万个样品测试化验工作,涉及指标29大项42小项。省级指导市级做好“统招分签”,统一制定投标资质要求和评标打分标准,确保中标单位能力水平符合普查要求。做好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工作,按照国家技术规范开展密码平行样、质控样品、能力验证、留样抽检、飞行检查、外部质量评价等措施,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可靠。

篇五:主题教育党课讲稿2023专题党课

牢记嘱托,以学增智,强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按照省直工委和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的活动安排,今天,我结合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带头为分管领域的机关处室副处级以上干部讲一次专题党课,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学增智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宣传解读,启发引导思想,理清创新思路,为我们接下来的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打好政治思想基础,共同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

一、牢记嘱托,讲政治、守规矩,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023年5月总书记视察我省时,对河北提出了“五个新”的希望,这里与大家共勉:“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彰显新担当;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在推进深化改革开放中培育新优势;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思想深邃,视野宏阔、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自觉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终身必修课,将“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贯穿学习始终,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与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贯通起来,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自觉强化对“两个维护”的政治认同,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贯穿到工作各方面,确保“三农”事业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主动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与开展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北的重大意义、战略考量、部署要求,转化为牢记使命、感恩奋进的精神动力,满怀信心再出发,接续跑好新征程。

二、坚持学思用贯通,深刻认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

在当前,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于推动全党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全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在今后学习贯彻落实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我省实际,特别是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的实际,加强前瞻性思考、战略性谋划、整体性推进,让中国式现代化在燕赵大地展现蓬勃生机活力。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于我们党员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提出的“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河北展现出美好图景”目标生动实践和具体成效。具体来说,就是我们要自觉把主题教育的学习成效贯彻到厅党组工作研究谋划、安排部署、推进落实的全过程、各环节,转化为推动重点工作的有效举措,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

三、坚持以学增智,推动主题教育和重点工作走深走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以学增智的具体内涵,对深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以学增智重要要求,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进一步提升履职本领、推动实践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统筹和加强工作指导,聚焦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围绕强化进取观念、市场观念、创新观念、人才观念、法治观念、执行观念这“六个观念”,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这“三个能力”,实现思想之变、能力之变、作风之变、发展之变这“四个之变”,加快推动主题教育和重点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持续推进河北净菜进京。坚持建基地、保安全、打品牌一体推进河北净菜进京工作。共建环京蔬菜基地115家,支持新发地在我省建设4个分市场、6万亩基地,5个北京商超蔬菜直采直供中心挂牌运行。这项工作我们要强化市场观念,由我们出面搭建平台基地,加强与新发地等大型批发市场的联系,给他们更好的发展,反馈服务我们河北与北京。

二是组织新发地蔬菜大王到我省建设生产基地,与北京大型社区、新发地等地组织净菜“六进”活动,年底突破100场。这是强化我们农业领域的人才观念,蔬菜大王都是先进的农业带头人,让他们来我省建基地就是让人才带着我们省的农村农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三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推进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当前,总书记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我们必须强化进取观念、创新观念、执行观念,把工作提前谋划好,积极跑办,执行到位。具体到工作中就是,深化京津冀蔬菜、预制菜等产业化项目合作,吸引京津蔬菜、水产等全产业链企业来我省投资。研究制定支持雄安新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一揽子政策,加大跑办农业农村部力度,争取一批项目、试点落地雄安。统筹涉农资金,支持雄安新区人居环境整治、白洋淀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绿色高效农业发展等工作率先突破。

今天党课就讲到这里,接下来还要继续深入学习,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巩固提升我们的“三农”工作素质能力,回去以后大家各自的党支部也要同未参会的党员干部们进行宣讲,做到上下一致、共同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六个观念”在本领域本单位落地见效。

本文地址:http://www.aszwg.com/zuoweizaiti/htzt/1375822.html

  • 标签: 主题教育党课讲稿2023专题党课 讲稿 精选 专题 党课 主题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主题教育党课讲稿2023专题党课(精选5篇)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主题教育党课讲稿2023专题党课(精选5篇)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爱上作文阁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6764号-3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