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作文阁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作文载体作文 > 话题作文 > 悲秋还是颂秋?——《故都的秋》的主题的思考作文

悲秋还是颂秋?——《故都的秋》的主题的思考作文

 作者: | 阅读: 3.85W 次

纵观中国漫长的文学史,绝对不难发现“秋”似乎已成了中国文人共同的心结。“秋”极大多数情况下都被当作“悲伤”的意象再用。若你非要说例外,那“我言秋日胜春朝”这类的诗句却又只是沧海一粟。如今提及“秋”字,我们普遍很容易联想到一个字谜“离人心上秋”,谜底为“愁”。虽说只是谜语,却完全不难看出“秋”之一字,的的确确被贴上了“悲”与“秋”的标签。

悲秋还是颂秋?——《故都的秋》的主题的思考

郁达夫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文人,“悲秋”自然也是无可避免的。

然而,或许读《故都的秋》的人起初多少都有些疑惑,这样一篇文辞清丽的文章,“悲”是从何谈起的?不错,故都的一场秋,在郁达夫的笔下确实已融化为了诸如“庭院秋光”“树低听残蝉”“雨后闲人话凉”等清平,淡雅的画面。然而文章第一段中作者已点明了“悲凉”二字。可知文章定于“悲”字脱不了干系。之所以不明悲从何而来,只是因为郁达夫实在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在看秋的悲凉。

中国的传统文学中,不论是范希文的“角声满天秋色里”,还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时的一句“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都可看出“悲秋”说到底终究是在写自己人生之悲苦。“秋”于此只是一味煽情剂,借“秋之悲”而更添“人生之悲”。

然而,很显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是几乎找寻不见这样的句子的。相反则是大段大段的闲云野鹤一般的描写。他笔下所写的秋,破屋并非是偏逢连夜雨,而是用来边煮茶边观赏碧蓝的天色。“落红”并不是用来感叹“人比黄花瘦”的,而是踩上去有温软的感觉。这样的“秋”是否读来竟有一丝享受之感?作者作为赶回北国看秋的匆匆过客固然孤独,但他并没有明言其中的“悲凉”。相反的,他只是不停地写秋景,写有声有色的秋景,将悲凉的秋化成各种美好的事物。

他写垂死的秋蝉,写柔软的落花,甚至花笔墨去写那种柔软的脚下触感,表面上是贴近生活,实则作者的落脚点是落在自己身上的。落在自己的人生上的。他其实是在写悲凉苦痛的人生经历。然而,他享受并欣赏这些经历。好比于一个人在哭,他却又在笑着。无疑有一种强烈的矛盾感,然而正是这样一种矛盾碰撞出了作者之于人生悲凉的感悟。秋之衰亡在他看来是美的,是值得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的。

郁达夫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这般,以丑为美,以悲为美。

权且把人生之悲当做人生经历一并享受着。

兴许也是因为郁达夫精通日语,从而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然正如川端康成曾说那时的日本文化是以物哀为美。即悲与美是相通的。而郁达夫本就是当时以“忧郁”著称的文人。

兴许秋的悲凉撞见郁达夫的忧伤,激起了他内心深处强烈的共鸣,让他忍不住笑饮一盏悲秋酒。心理学中说“人所喜欢的事物,往往是因其有同于自己的方面”作者在悲秋之时,又为秋拥有同自己“悲伤”的气质而不免喜爱欣赏秋,以审美眼光看待秋之悲凉。

正是因作者这样雅的境界,故都的秋才少了几分悲凉,甚至于多了几分唯美。

其实,我挺喜欢郁达夫所写的秋。他写的秋悲凉,但却悲的独特。是一种类似于“痛并快乐着”的独特美感。作者对秋,并非哀之,伤之。那秋甚至于被悲出了矛盾的欣赏。清净的秋色,和漂泊行者似的作者其实更像心意相通的老友,悲伤于彼此的悲伤。悲伤的作者享受悲凉的秋,悲凉的秋收留悲伤的作者。作者享受着痛苦,欣赏着痛苦,与痛苦惺惺相惜。

但我们若作为旁观者,跳开些去看,不免又心中陡生一丝凄凉。像又哭又笑者,总有一种滑稽的悲凉

总之,郁达夫的悲秋,实则是与自己忧伤的内心以及人生之痛的一次美丽会晤。

本文地址:http://www.aszwg.com/zuoweizaiti/htzt/1076643.html

  • 标签: 主题 颂秋 悲秋 故都 《秋》作文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悲秋还是颂秋?——《故都的秋》的主题的思考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悲秋还是颂秋?——《故都的秋》的主题的思考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爱上作文阁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6764号-3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