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作文阁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作文载体作文 > 观后感作文 >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00字(推荐6篇)作文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00字(推荐6篇)作文

 作者: | 阅读: 3.36W 次

篇一: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00字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00字(推荐6篇)

819班汪宇熠

一部名著,延续千百年,历经三代名人之手;一种精神,传承无数载,受尽风雨永垂不朽,这正是最近一期《典籍里的中国》的主题《周易》。

《周易》分为《易经》与《易传》,相传我国对于天道的研究最早追溯至上古伏羲,而中古时期的周文王结合前人研究与个人见解,著成《易经》;近古的孔子及弟子,为《易经》作注而成《易传》,经传合一,终成《周易》。

司马迁曾道:“文王拘而演周易。”在文王父亲季历时,商王朝就封他做西方诸侯的首领。而后周文王父亲被商纣王杀死,文王继位。因为文王十分贤德有礼,许多贤人志士前来投奔他,商纣王出于忌妒,将他囚禁于羑里,并来害了他的儿子。然而,周文王在如此绝境之中仍然没有放弃,而是潜心钻研先祖伏羲留下来的天地大道,完成了《易经》。这就如同司马迁后面所说:“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古时的志士们尚能在如此绝境中完成巨著,我们就更不应该为了某个小小的挫折而放弃目标

犹记得我第一次看关于《周易》的书籍时,书上全讲的是八卦风水,晦涩难懂,于是我很快就不看了,并且认为这不过是一个故弄玄虚的讲风水的“杂书”,怎能名入“四书五经”之列?

直到今天,我才对这本书的看法有了转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听到《周易》里的两句话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显然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习天,以自强不息;学习地,以厚德载物。那么,这做人的道理与我先前看到的八卦、占卜大相径庭,是为什么呢?原来,在孔子之前,《易经》大多是讲天象与自然;而在孔子对其深究并著成《易传》后,《周易》便开始偏向于关注内心与伦理,孔子促使周易》由占筵之书转为义理之学,对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周易》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是学习“天”,因为天始终刚劲坚挺、运转不息,是君子的表率,它也从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如同我们的人生,在逆境中也要坚持理想,坚持信念,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认为,每位华夏儿女都有责任将《周易》带给我们的自然规律,生存之道,做人之道传承下去,将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篇二: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00字

819班董子涵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我们从哪能得知?研读典籍,我们探究中华文化的精粹,激发蕴藏在血脉里的文化溯源。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为西汉司马迁所著,他用一生心血完成这部著作。他的父亲司马谈想记录中华民族的历史,临死前将这个使命传给了司马迁。《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共计130篇记载了从皇帝到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它树立华夏之模范,是万千历史果实的凝聚。

典籍以舞台剧的形式演出,演员们的演技炸裂,让人身临其境,用简单明了的表演讲述古文。撒贝宁带领我们与司马迁跨时空的碰面。我看得入了迷,不知觉中,眼前出现了位先生。我鞠躬行礼,后说:"先生,我是来自二千年后的学生。"先生点了点头。"那你是否知道以后的事?人们会看《史记》吗?"我肯定回答后,他的脸上浮现笑意。我笑着又和他说:"先生,《史记》一书成为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瑰宝。为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着深刻的贡献。”

先生带我领略历史,讲解道德之典范。“后世还会研究历史吗?”先生转过头问。“当然,史记为后世研究历史作出很大贡献。后人们也熟识您。您来自史官世家,十岁兴读古文,之后又听董仲舒先生讲《公羊春秋》,孔安国先生讲《尚书》。您父亲对您的影响更为深重,二十岁便游历全国,为写史做准备。虽然一场横祸的突然降临让您受到致命打击,但您更加成熟深沉,完成了千古不朽的《史记》,后人也称您为“史界太祖”。

中华历史,赓续延绵,后世都开始研究历史,喜爱您的《史记》。后世一位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对您的《史记》极为推赞,承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也是一本历史百科全书。语言生动流畅,评论犀利深刻,展现古时人类的文化成就。它启迪后人,促进民族思想,为中华文明之明珠。"先生说:"能为民族作贡献乃吾的荣幸。愿后世幸福安康,愿青史永垂不朽!”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读《史记》,体会文中神韵,获得典范和教益。《史记》延使人类文明,通古今之变,担华夏之筋骨。

篇三: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00字

819班林伟豪

一部典籍,凝聚了中华人民世代的心血与智慧。人们世代相传,将一部那典籍流传至今。接下来了,我们就一起走进典籍——《楚辞》。

说到《离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以屈原浪漫主义为主的一部千古流芳的典籍。

战国时期,楚国与齐国联盟之时,秦国以六百里商於之地为诱惑,让楚国放弃与齐国联盟。正当全朝廷都在大摆庆宴之时,只有屈原一人上书朝廷,当众对楚怀王说这只是秦国的一个圈套。可是朝廷上的官员都不相信,让大王不要听信屈原,要去追随世代楚王的理想——收回商於之地,秦国派来的使者也极力辩护,还以自己的性命发誓。

一向与屈原交好的楚怀王在这种情况下竟听信谗言,拒绝了屈原,屈原失望地走出朝廷,留下了千古流芳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诗中,是他对国家的失望、朝廷的厌恶、不与他人同流合污的志向与道不尽的家国情怀。

但今日,却是越来越多玩世不恭、对国家、社会、人民漠不关心之人。我们需要屈原的高洁情操,需要他的爱国之心。

在楚怀王刚即位时,屈原就已写了举世震惊的《橘公颂》。面对众多官员的质疑,一篇《橘颂》,表达了屈原对祖国热土的热爱及拳拳的赤子之心。

据说后来,屈原回到汉北,看到前方战士们咏着《橘颂》,前仆后继、热血奋战。可见其深深的感染力与爱国情思。我们的中国,正是因为爱国的这种思想,念着“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战士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

屈原还为了祖国,整理成古代诸多先贤的经历、思想,汇聚成了《离骚》,源远流长。为探索成功的政治道路,屈原坚贞不屈、不辞劳苦。终是留下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终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种求索精神,为中国挖掘了不可计量的宝藏。若是没有这种求索精神,中国人的高速铁路或许还落后于世界;若是没有这种精神,5G网络也许还没有出世;若是没有这种精神,中国就没有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

坚持求索的精神、深切的家国情怀……一部《楚辞》,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读典籍,领略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将先辈们精神的薪火不断流传下去!

篇四: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00字

819班王君灿

《徐霞客游记》想必都耳熟能详了,许多人都已领略过其中的风光,甚是奇丽。

我曾羡慕徐霞客的潇洒自由,他可以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羡慕他的坚定坚守,自小说出自己的志向:“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可后来发现,我看到的和猜想到的,皆谬矣。

徐霞客的父亲,在一次贼闯家门抢劫时受伤,去世了。为父亲守孝三年后,他开启了游历山水的漫漫长路。期间,他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章,结识了文坛上许多名人。徐霞客的母亲过八十大寿,他结识的八方名人都送来了祝福,那一天,也许是他母亲最快乐的一天。

可命运就爱捉弄人,第二年,徐霞客的母亲也离开了他。父母双双离世,这对徐霞客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但这没有阻止徐霞客游历山水的步伐,因为他答应了父亲“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答应了母亲要寻到长江之源。这是另一种尽孝的方式,徐霞客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也做到了对父母的承诺。

节目用情景剧的形式,展现了徐霞客的一生,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徐霞客独自坐在院子里,沉浸在母亲去世的悲痛中。接着,他已故的母亲从屋后走出,徐霞客看着她,哭得像个孩子,一句“母亲,我想你了”顿使我泪目。他长年在外游,纵有再多思念,但只有想到背后有个家,母亲在等他回家,那思念就是一股力量。可母亲走了,家又空了一些,心里的支柱又脆弱了一些,只要心再沉重一些,就会碎为粉末……母亲对他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你没有牵挂了。”

原来爱有时就是若隐若现,牵挂是一种不舍,放不下才会牵挂。母亲希望他放下,放开去完成他的梦想。这是守在身边年迈的母亲唯一能做的。

知道了徐霞客的背景,我对他的仰慕不减反增。我以为他是个毫无牵挂的潇洒行者,却不想他是个背负牵挂的孤独又坚强的人。徐霞客亲身践行了他“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少年壮志,徐霞客乃真丈夫也。

篇五: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00字

819班梁昊轩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句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篇》,简意为“战争,关乎国家的紧要之处,系及千万生民的存亡,不能不仔细探究。”孙武先是著成了《孙子兵法》这一被后世诵为“兵家圣典”的大作,后又为吴王阖闾献计近十载。最终,却也抱着无穷的失望远离战争,归隐山林。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由此可见,包括战争的一切行为,大多都是为了最终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找到最正确便捷的道路,真正做到“善之善者也”。往后延伸,我们便可以知道要“慎战”,“重战”。慎战,即为量力而行。倘若《长津湖》中部队在行军遭阻时杀敌心切,又岂能安全地隐蔽起来?而重战,就是在必要时倾尽全力,不辞劳怨达到目标。

孙武,童年时祖父立功,被赐姓孙。后在少年时期,历经“四姓之乱”,叔父被构计陷害,因而立下传孙氏兵法之大计。逃往吴国著书期间,偶遇并救下伍子胥。伍子胥父兄本为楚国忠臣,却惨遭奸臣陷害,死无葬身之地。伍子胥报仇心切,逃往其对立国吴国,在与孙武结下刎颈之交后,互相别离。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番奔波之后,伍子胥助阖闾上位,得到重用。伍子胥不忘大恩,一日七次向阖闾举荐孙武,吴王熬不住劝,接见了孙武。

孙武是何许人也,其才干一下被阖闾看中。念吴国大业,阖闾积极向孙伍两人询问计策。两人齐道曰:“要想灭楚,先需强吴,而后肄楚,最后决战。”强吴,就是要做好充分的自我准备,提升自己的才干,从实质出发;而肄楚,就是要探清目标虚实,不打没有信心的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可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而最后的“决战”,往往是最关键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到了真正的最关键的时机,往往学会变通者才可取胜。

在孙武的建议下,阖闾下令广积粮仓,高筑城墙,此是为第一步。而后,派兵骚扰楚国边界,而又不动干戈。几年的准备下,楚国终于按捺不住了,派兵伐唐。此乃兵家之大忌,十三连胜国内象棋冠王有云:“子不在多,关键在于战术的得当,两翼空虚,便给了敌军可乘之机。”这一伐唐,给了吴国一个机会,便一举在柏举给了楚国当头一棒。眼看大捷在望,吴军却开始就地烧杀作乐。尽管孙武百般劝告,依然不被阖闾所听。孙武念想已经完成使命,自己也不再受用,干脆又退了山林,与伍子胥再次相别。

不久,夫差继位。昔日的大捷士气早已被打得消散,碰巧又受权臣蛊惑,赐死了伍子胥,可怜一代贤士,还是落得其父兄的下场。话说,没有了贤臣的辅佐,夫差很快被勾践卧薪尝胆,灭了国。唉,骄兵必败,武圣关二爷也正好是被吕蒙算计,败走麦城。我们之中,又何尝没有第二个夫差呢?

孙武听说此事,悲伤逆流成河。只叹“死人不可以复生,亡国不可以复存”。孙伍两人一世之交,还是不能在最后一刻相见。回想当初孙武为子胥熬的第一碗粥,我不禁思绪万千:我们,也会有几个至亲的朋友吧……

篇六: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00字

819班张丽君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题记

穿越时空,观先人李时珍之经历,看完《典籍里的中国》,受益颇丰,写下心中所想。

学医难,行医更难。少时的李时珍便有一个行医梦,可作为医者的父亲李言闻自是清楚医者之难,一再反对他。长大后的李时珍乡试三次未中,他心中的梦想便愈加坚定。他为从医曾求父亲三次,终与父亲共为“逆行舟”。为乡民看病,不辞劳苦,成了李时珍的日常。尽管他深知从医的艰辛,但他依旧带着“寿国以寿万民”的志向坦然地踏上了征程。

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书更难。在行医救民的过程中,李时珍目睹了不识药、用错药的案例,心中由此萌发利了重修本草的种子。”天下医书,利益天下”,李时珍集古代医书之大成,又通过自身实践,三十年饱经风霜,三十年呕心沥血,著成《本草纲目》。

可谁能想到,出书更难。当时竟无一书商想要刊印。从书商口中得知,得到王世贞作的序,《本草纲目》便可发行,李时珍跋山涉水去求王世贞作序,对于李时珍而言,弯下腰求序比挺直腰著书更难,可为了造福百姓,他甘愿奉献。幸而《本草纲目》得到了王世贞的赏识。

然而李时珍又担心《本草纲目》存在错误,误导后世子孙,在流去的十年光阴里,李时珍重修本草,不负所愿,《本草纲目》得以印发。令人嘘不已的是,年过七旬的李时珍没能看到出版的《本草纲目》,这也是他留下的遗憾。穿越百年,让李时珍看到被后人所珍藏的《本草纲目》,了却了他的夙愿。

李时珍的一生,用“难”形容再合适不过,他用“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行医精神克服种种磨难,他是一个不怕难的人,一个迎难而上的人,李时珍艰苦奋斗了半生,彰显的是实事求是、格物明理的大医精神,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的大医情怀。就是这样一个人,完成了需百人整理撰写的浩大工程,造就了医药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救死扶伤,一心为民;艰难卓绝,著成本草;锲而不舍,求序刊印。这是李时珍一生的写照,我们永远怀念他!

本文地址:http://www.aszwg.com/zuoweizaiti/guanhougan/1244695.html

  • 标签: 典籍 观后感 推荐书作文600字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00字(推荐6篇)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00字(推荐6篇)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爱上作文阁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6764号-3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