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作文阁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机版首页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红色电影革命者观后感(精选6篇)作文

红色电影革命者观后感(精选6篇)作文

 作者: | 阅读: 2.31W 次

篇一:红色电影革命者观后感

红色电影革命者观后感(精选6篇)

“租界是上海的,上海是中国的,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中国的。”他坚定、激昂的声音时时回荡在我的耳边;“反抗、斗争、和平,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他振奋人心的话语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一次次掉泪、一次次激动、一次次震撼,影片中每一个场景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革命者》讲述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积极探索、坚持不懈追寻正确革命道路的故事,也展现了在他的感召之下,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热血青年前仆后继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新中国建设的革命历程。

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他是无数个英烈用生命换回来的。就像影片中的这句话“如果我个人的牺牲能换来民族的觉醒,那么我甘愿献出我的生命。”临行前,李大钊同志淡定的话语鼓舞着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今天透过荧屏,我想告诉他们,党这一百年的风雨历程,有多少坎坷坚辛我们的共产党人知道,他们所经历的风雨沧桑,成长中的曲折历程,都是用热血豪情换来的。为了寻求一条真正的路,他们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看看今天,我们的城市高楼耸立,街道车水马龙;看看今天,我们的经济迅速发展,科技引领潮流,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看看今天,我们刚刚发射了神舟五号又迎来了神舟十二号……您还能说我们没有胜利吗?你还说我们的祖国不强大吗?

那一群有朝气又热血的革命者的血没有白流。我们的人民有了自己的归宿,有了值得托付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砸碎铁牢的铁锤和收获耕种的镰刀结成战友,点亮了那盏寻求已久灿烂的灯,照亮我们黎明前的黑暗,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给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让鲜红的旗帜飘扬在整个中国大地。正是李大钊那一句“高尚的生活一定在牺牲中,将来的世界一定是插满红旗的地方,阳光会普照整个中国大地。”今天,华夏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为铺就强国之路,几代中华儿女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就在今天,2021年7月1日党100周年生日的盛典上,我们的青少年发出了他们的呼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连呼4声。8字铿锵有力,这一声声表白,就是今日青少年对党的庄严承诺。

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始终记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我要全心全意的爱我的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接班人。记得今年我在讲六年级语文书16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时,就对学生讲解了李大钊及其他革命者的故事,当时有好几个学生都流下了眼泪,特别是文中的好多对话,孩子们读着读着就不由自主的掉泪,他们虽然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场景,但从字里行间能真切的感受到李大钊受到的折磨。班里的李同学当时就说:“我觉得我现在很幸福,每天来学校有丰盛的营养早餐,有好的教学环境,还有认真负责、关爱我的老师。我怎能忘记为我们创造幸福的革命者呢?”平时一向不发言的任同学激动地说:“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为祖国出一份力,让牺牲的前辈们看看中国的少年是多么强大。”听着孩子们句句肺腑之言。我知道,他们懂了,他们懂得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们会珍惜、他们会奋斗、他们一定会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因为革命者曾经说过“你要相信。我们今天的牺牲,都是为了孩子们。”此时的我,想大声告诉他们,你们看到了吗?孩子们长大了,他们有担当了。他们会让鲜红的旗帜飘扬在整个中国大地上。他们会发扬你们勇于承担、不畏牺牲的精神,他们会实现你们还没实现的愿望,他们会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今天我也承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是基础教育的教师,我觉得责任重大,“娃娃要从小抓起”这句话我一直记得,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的理想信念。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把奉献摆在第一。哪儿需要我,就在哪儿发光发热。我要把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作为准则,关爱学生、永远做学生的引路人。教学中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入手,放开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充分利用好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给学生优质的教学资源,培养阳光、自信、智慧的现代接班人。身为一名党员,不仅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具体行动,要用一颗热忱的心服务同学、服务班级、服务社会,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用于承担责任、无私奉献。

从课本走到屏幕,从文字变成声音,细细的读、慢慢的品,我感受到了革命者的勇敢;静静的听、专注的悟,我感受到了革命者的坚强。感动、感恩不言而喻,请革命者放心,请党放心,革命者的精神我会发扬光大,并把它作为最宝贵的财富,时刻激励我。我也会把这根红色接力棒传承下去,共同创造,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我相信,中国未来可期,因为强国有我们。

篇二:红色电影革命者观后感

电影《革命者》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以具有时代性的审美样态和创新性的艺术表达,将镜头聚焦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再现其“忧国之所忧,哀民之所哀”的赤诚之心,以信念和实践熔铸革命丰碑,感召万千仁人志士救亡图存。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一生的生动写照。1927年4月28日,这位年仅38岁的革命者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无限希冀,从容就义。94年后的现在,一处处红色坐标屹立中国大地。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通过光影诗篇重温这位革命先驱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一生,让当代青年重见革命火种散播的初心追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入挖掘并精心遴选史料是真实反映历史的出发点。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影片,《革命者》从近千万字的史料中撷取李大钊的革命事迹,以点带面地呈现李大钊一生中的几个重要片段。影片打破传统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线性叙事手法,采用多线索、多视角的叙事结构,将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第一次国共合作、三一八惨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等众多文献资料中的历史瞬间提炼、重组、缝合进影片中,形成了影像的复调,谱写了一曲革命与青春的雄浑交响。

《革命者》对历史事件的呈现,并非单纯的编年式堆砌,而是借助事件对李大钊的思想动机、行为方式和道路选择进行内在支撑,使其成为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从游行队伍前的坚定不移,到狱中的从容不迫,再到绞刑架下的慷慨赴义,观众看到的不是一般的历史叙述,而是一个具象的马克思主义者“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的艰辛历程。这让观众深切体悟到李大钊“背黑暗而向光明”的精神品格。

《革命者》在人物塑造上并未对李大钊的精神思想和人物形象进行先入为主的处理,而是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传神刻画,进行了全方位地还原。创作者并未刻意悬置其不惧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而是通过具象的情景还原其精神思想生发的现实语境。创作者也并未满足于对其精神思想的单向度描摹,而是以颇具情感冲击力的镜头语言刻画出了李大钊的夫妻情、父子情和师友情,为观众生动还原了一位集丈夫、慈父、良师益友与铮铮烈士于一身、有血有肉的革命者形象。影片将人物的精神思想内化于历史个体丰富的情感生活之中,让人物的精神思想和个人魅力更加深入观众内心。

影片十分注重对人物群像的刻画,赋予其个性化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让人物更加真实和立体。值得注意的是,创作者并未止于对知名历史人物的群像塑造,而是将大量镜头给予阿晨、庆子、徐三等深受李大钊影响的贫苦百姓,具象呈现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以及坚定意志,进而凸显李大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革命信仰。这种创作手法不仅勾勒了上世纪20年代初中国“贩夫走卒亦有救国之志”的革命图景,让观众切身感受到李大钊感召青年的力量,也强调了历史进程中人民的力量。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聆听李大钊革命精神的时代回响,《革命者》促使我们铭记光辉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悟信仰之美,获取信仰的磅礴力量。

篇三:红色电影革命者观后感

建党百年,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深知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而《革命者》这部影片更是让那段屈辱的历史再次重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知道中华儿女曾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用热血铸就祖国的今天。

在黑暗的旧中国,国人久处黑暗之中,看不到出路。李大钊先生就像黑暗里的一束光,带给人们希望,给青年人指明了一条可救国救民之路,他告诉人们,可以通过反抗获得光明。而他愿意充当黑暗与光明的中间人,即使被黑暗吞没,也在所不惜。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自由独立,抛头颅、洒热血,将共产主义信念的火种撒向大地,把理想的火炬照彻中国。

自大钊先生日本留学归来,以先进的文化教育人民、带领人民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真理,探索解放中国、拯救中国之道路。观看整部影片,大钊先生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叩问直击人心,从上海为无故被杀民众讨回公道再到最后站在绞刑台前英勇就义,大钊先生用自己矢志不渝、英勇献身的一生在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细细品味电影细节,那时候劳工不如骡子金贵,底层的劳苦大众是没有人权的,发生矿难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十几岁的报童可以随意被外国人当街枪杀……一件件丧权辱国的事件让我们心痛、悲哀,让我们明白如今的我们更应奋发图强。

同时我们还为那个时代牺牲生命来警醒民众的学生们感动。那时候的民众被欺压太久了,变得只愿意顺从甚至麻木,最先觉醒的青年学生们走上街头,敢于用生命去换中国的未来。如此,茶馆里的看客发出“幸好有这些学生”的感慨。但最终的惨败更让我们认识到“不能光有主义,也需要有抢”。

大钊先生被捕后,他选择用自己的死去唤醒民众,让青年后辈们觉醒,继续奋斗下去。

面对军阀的枪和酷刑,他们守住了自己的信念,一杯酒,一会见,唱着共产国际的歌,慷慨赴死,可歌可泣。

“世界属于一切的劳动者!”

“我愿意站在黑暗和光明的交锋处!”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我相信!”

李大钊牺牲后一直向观众呼唤“你们要相信”,随着镜头穿越时空,反复出现各界群众斩钉截铁的隔空应答“我相信”,这段充满了澎湃诗意和浪漫主义的蒙太奇手法可谓动人心魄。

也正是在他的感召之下,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热血青年及各阶层群众前仆后继积极投身到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和建设新中国的革命进程中。

电影现场的背景板写着一段话:感谢你们的相信让今天的中国自信!今日之中国,我辈无不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大钊先生一生光辉的写照,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一页,而且以他大公无私、坚贞不屈、艰苦朴实、大义凛然的品质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大钊精神作为一笔最为宝贵的财富,时刻激励着国人奋勇前进。

篇四:红色电影革命者观后感

今年是中国人民建党一百周年,作为一名名又一代代的中国人,我们都深知今日的健康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而《革命者》这部历史影片更是真实地展现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怎样用自己的力量去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用热血铸就今日的祖国,我看后心情激动不已,久久不能平静。

《革命者》讲述的是一百年前的那一段红色革命的历史。整部电影以党的创始人李大钊先生的革命历程为路线,带领我们深入了解了那段黑暗的时期。它是一个不完全按照传记的叙事规则去叙述的一个作品,它不仅有表意性、情绪性和刻画人物的写意性,还有诗的风格。

在《革命者》描写的人物中,张颂文扮演的李大钊有标志性的那一撇胡子,是历史的影像当中找到的一种佐证,使得银幕造型跟观众心目中的形象能够比较好的重合。

作为还原一个历史上的李大钊,我认为电影中有三个看点。第一点更人性化,他首先是一个人,他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他淳朴宽厚,而且可能跟陈独秀这种带有很强的精英知识分子的气质还不完全一样,他更平民。第二点我觉得是人格化,就是把他的形象刻画的很朴素,没有统治者那种嚣张跋扈的姿态,反而自然地融入到群众中去,非常接地气。我觉得这些在历史当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他就不是一个普通人,他内心有一种非常坚定的理想主义信念。他就像黑暗里的一束光,带给人们希望,给青年人指明了一条救国救民之路,他告诉人们,可以通过反抗获得光明。而他愿意充当黑暗与光明的中间人,即使被黑暗吞没,也在所不惜。而李大钊为了寻找救国之路,他孤身前往日本留学,结识了章士钊,吴弱男等革命朋友;他走进最底层的群众之中,激起工人阶层的反抗斗志;他任教在学校里,点燃学生们保卫祖国的热血之心。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的李大钊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把人民从黑暗引向光明的使者。第三点影片中的李大钊身上存在浪漫主义气质,它是一种诗化的方式去传达这种浪漫主义。比如在巨大的红旗下面,工人农民拿着镰刀斧头一起奔跑,包括最后毛泽东和李大钊在景山看到一个北京和中国,说未来的中国必将是赤旗的世界。这种表意场景在影片里用的非常多,包括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风雪交加之夜李大钊赶着马车等都有意识地虚化了环境。

李大钊的人物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跟陈独秀的关系,这两个人物是中国共产党的两个早期创建者,他们之间的心灵对话,包含了对未来中国的理想主义的展望和对中国将走向何处去的一种预判—未来可期,中国可期。还有最后跟毛泽东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笔,为之后毛泽东彻底改变中国奠定基础。一方面通过这些不同的人看我眼中的李大钊,但另一方面又通过李大钊跟这些人物的关系,从多视角辐射了李大钊对中国革命带来的影响。

《革命者》这部电影是以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的人物和事件作为电影题材,其中核心的一点就是百年之后不忘初心,以为人民服务,以让国家富强,以让人民能够摆脱贫困,摆脱不平等作为目标,这既是一个初心教育,也是一个电影教材,让我们了解一个百年的政党究竟从哪里来,将来要向哪里去。

一百年的风风雨雨,一百年的励精图治让今日的我们拥有丰硕的文化成果。但是回顾昨天,却是斑斑的血痕。当年倭寇的贼船多次侵扰沿海广大人民;英国侵略者用鸦片敲开了中国历史的大门;八国联军一度飞扬跋扈,夺走了我国的许多奇珍异宝;圆明园在兽蹄下灰飞烟灭;日本鬼子肆意践踏我国的锦绣山河;老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黄河在咆哮,大地在哭泣,亿万中华儿女在苦苦挣扎,顽强抗争。1921年七月中国共产党的正式诞生,仿如一道白日曙光,划破金色夜空,在东方熠熠闪烁。人民需要它,它也在努力保护着人民。

在这幸福的今天,我们中间还能看到有多少个像李大钊那样的爱国精神。我们应该发奋图强,不应该虚度光阴。在我们身边,爱国不一定需要像李大钊那样奉献一生,但我们应该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尽自身所能报效祖国。这样的革命烈士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也有许多人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也许我们不了解他们的革命历史但是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篇五:红色电影革命者观后感

8月1日前往影城观看红色影片《革命者》,结合公司组织的系列党史学习机会,联系自身工作岗位,通过观影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思想的升华、理论的提高,青春跨越百年,梦想点亮未来。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革命者》讲述了1912年-1927年期间,以李大钊同志为代表的革命先烈们怀抱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启发民智,带领大家走上革命之路。影片以李大钊生命的最后38小时为主线,通过回溯的方式讲述了在中国至暗时刻,革命先驱们团结带领社会各阶层群众于乱世探索真理、黑暗中寻找光明、混沌中上下求索、觉醒后奋起抗争的热血故事。李大钊先生就像黑暗里的一束光,带给人们希望,给青年人指明了一条可救国救民之路。

电影中有好多瞬间让我热泪如泉涌突然喷发。在狱中被严刑拷打折磨了22天,他没有流过泪,直到听到了这个消息“你那些同志们,你知道,他们在哪吗?”“他们都死了”。一个如此强大的人,内心得有多伤痛,才能哭的这般撕心裂肺啊。第二个瞬间是李大钊在狱中的一句话,他说“帮我看一看,革命胜利的那一天是什么样子”,听他说完我瞬间看不清屏幕,泪如雨下。这不仅是李大钊的愿望,也是全体共产党人的愿望,想起阅兵仪式上,那一辆缓缓而过的载着革命先烈的“空车”,而今天,我们可以告诉您和所有革命先烈,这盛世,已如您所愿!我们没有辜负您们当年的浴血牺牲!

是共产党坚定的信念成就了这太平盛世!让我更加深入理解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真理。结合当前的党史学习,我感受到百年党史既是一部艰苦奋斗史,又是一部理论创新史,还是一部自身建设史。回望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的绚丽画卷激荡人心,前仆后继的英雄人物激励斗志;电影中毅然走向敌人绞刑架的李大钊,他的“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的呐喊,现在仍回荡在我们耳边,他愿意充当黑暗与光明的中间人,即使被黑暗吞没,也没关系。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的精神。

影片中有苦难,但是最让我震撼或者说欣慰的是,里边呈现的笑容。李大钊说“要让中国的孩子有更好的未来”,是的,但我们所做的所有努力,不就是为了让我们后代过的更好,少受罪、多享福吗?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写下这几句话,字如千斤重,我为我生在中国而骄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我们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准确理解党的历史,才能弄清楚党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从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坚定方向、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牢记初心使命。谢谢李大钊先生,谢谢无数革命先烈们。今日之中国来之不易,是你们无数革命者用生命换来的,我要以您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锻造忠诚品格,心怀“国之大者”,激扬奋斗精神。

在建党一百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上飘荡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坚定的信心。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走好第二个百年征程,创造更好的未来。

篇六:红色电影革命者观后感

有了《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珠玉在前,我对红色题材的影视剧既有期待也期待不高。因为,精品真得是可遇而不可求,精品和制作成本也不能完全画等号。值此建党100周年之际,一批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使我们能在声音和图像的氛围中,更直观地深入学习党的历史,重温党的历程,经受心灵的洗礼,获得思想的熏陶,起到了重要作用。作品数量多了,自然会有对比。下面我想就这部电影本身谈一下观影感受。我对这部电影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观后当天的感觉;二是观后第二天的思考。

观后当天的感觉。感觉整部电影比较空。如果事先没有对李大钊对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从这部电影能看到什么呢?首先深度不够。对于李大钊这种层级的革命者,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思想是重要的。整部剧既没有思想深度,也没有作为革命者的成长历程,人物塑造扁平,完全没有立体化李大钊;其次,散乱。表现的几个片段,没能最终织成一张网;最后,一点猜测。整部剧人物很少,集中描写了李大钊,其他人都只是浅浅的勾画,本以为电影应该叫李大钊或李大钊在什么什么的名字,但电影名字叫作革命者。或许作者有意试图将李大钊作为革命者这一群体的代表符号,试图通过李大钊来诠释什么是革命者,塑造出一个能集中体现革命者形象的代表符号。可惜就这一点来说并不成功。有点将革命者公式化,模式化,这样做的结果总让人感到生硬,空洞,不真实。中间莫名的插入一段陈独秀撒传单的段落,想说啥呢?

观后第二天的思考。感到电影革命者的主题应该就是我昨晚的猜测,既是想以李大钊来诠释什么是革命者,革命者的精神有哪些。按照影片顺序来讲,一开始有一段大红的字幕(很讨厌电影正片里出现大段字幕,根本来不及看。其实各种艺术形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回避、扬长避短乃至突破局限性往往是创作者功力的表现),内容没能细看,只扫视到了两个词:一个是世界,一个是人类。这可能就是电影所要表述的革命者第一个特征——心怀天下,这个天下是真正的天下,是全世界全人类。第二个是李大钊抱着一个受伤的孩子在一群煤矿工人中间询问,谁是孩子的父母,满面悲怆和哀伤。这或许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其他还有家国情怀,众生平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果敢勇毅的浩然正气,还有几个。应该就是一个或几个片段在表述一类精神。因此,这部电影是讲述什么是革命者精神的电影。

作者不想平铺直叙,简单地按照某个时间线或逻辑线来讲述一段事,描绘一个人,他想以更艺术一些的手法来表达一类精神。真得是有想法有追求。但可曾想过,公式化、模式化、概念化能真得能打动人吗?作者应该相信观众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不要越俎代庖——真善美本身就具有无穷的力量。大道至简,大美无言,把革命先辈们的所作所为原原本本还原出来,把他们的所思所想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足矣。在至大至美面前,一切雕琢和刻意都很无谓,都很小家子气。

本文地址:http://www.aszwg.com/czzw/zhongkao/1295947.html

  • 标签: 革命者 精选 观后感 电影 悟空传电影观后感作文
  •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红色电影革命者观后感(精选6篇)作文》为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红色电影革命者观后感(精选6篇)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CopyRight 爱上作文阁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6764号-3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作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您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